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九零霸王花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搭台子

第一百九十八章 搭台子

    柴米有时候都不得不感慨万千:九十年代的两块钱购买力是真特么的强呀……
    柴米用着两块钱买来了两袋方便面、十几小袋子瓜子、七八袋花生、两瓶饮料、两瓶杏仁露、两个大香瓜还有二三斤李子……
    李子还是新采摘的,特别新鲜……
    完全无公害,没有农药化肥的李子,又大又甜。
    由于这李子树不打农药的话,便会有好多带虫子咬过的李子。不过好在都是宋秋水爬到树上摘的。
    宋秋水主打一个二叔家的就是我的……二叔家的东西不给我,那就是二叔百年之后不准备让我抬棺的时候哭几嗓子了……
    柴米和宋秋水拎着东西,就先到了小卖部前边的大柳树下边坐着了。此刻已经到了七点多,离天黑,估摸个还有个把点的。
    几个外乡人在那边抬着柜子忙活着,似乎是在那唱皮影戏的人。
    而村长刘长贵正在张罗村里的人,帮着搭台子。
    皮影班只带台板以上的蓬、围、杆、杖,从不带影台。而且那玩意也太沉了,根本带不动。皮影班一般就五六个或者七八个人,两辆牛车就出门的。主要还有带着皮影箱子,那箱子里边装着皮影,一般一出戏就是一个箱子,一般一个皮影戏班都带着最低二十个箱子出门,箱子尺寸大小不一,不过这些家伙事,就够两头牛车的了。还要坐人……
    就实在带不了影台子了。
    而且皮影戏班一般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吃到哪里,住到哪里。
    吃穿住行,全靠东家。
    东家也就是地主之谊的主家,谁雇唱戏,谁就是东家。
    所以每到一地,都是当地民众张罗搭台。到了三家村,就村长刘长贵张罗着村里的人搭台子。
    三家村求雨这个话题,是个老传统了。它属于一个公益的项目,不一定是每家每户都花钱,但是村里会有人敛钱……一般称呼这个为香油钱。
    至于为啥称呼为香油钱,柴米也不知道。
    不仅敛钱,还到时候给村里的人家派人呢。
    人家戏班子,是不带口粮的。
    走到哪里,就全靠当地了。
    人吃马喂的,都是当地的伺候。小戏班子七八个人,大戏班子十来个人,甚至更多,有一些心眼好的,主动往家里领,管吃管住。
    没人领,村长就往别人家派,这家领几个,那家领几个。
    反正也基本没有拒绝的。
    这都是公益的事,拒绝就太没人情了。
    至于搭台子,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一块很大的布,透过这个布来唱皮影戏,整个木头架子把布扯起来,用农村打场用的四个碌碡压着四边,就稳固了。
    碌碡这个用的都知道。就是种地的时候,用来压滚子,或者打场的时候压粮食用的。类似于后世的压路机……主打一个重量级。
    用碌碡压着下边,这个戏台子,就稳当老了。
    如果天冷的时候,后台就搭上帐篷。如果不冷就露天。
    前台就是一块布。
    戏班子就可以开唱了。
    柴米和宋秋水也过去帮着搭台子,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搭好了戏台子。
    柴米这才闲下来,坐到靠中间的位置,把小板凳一放,就坐了下来。
    坐下来才想起来,又占了几个位置……下午的时候,柴秀去了柴米的大姨家,表哥和嫂子张海兰也说着要来看皮影戏。
    菜园离这还有点远,便捎信让柴米给占位子。
    柴米就把带来的东西,放在一边,也算是占位子了。
    反正柴米不放东西,村里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人那么不要脸,跑到柴米和宋秋水这俩大闺女旁边坐着。
    这个时代,可不同于后世。
    虽说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话,但是大闺女小媳妇的,一般人都不会故意接近。要不出了闲话,对人影响特别不好。
    宋秋水也坐了下来,喝了一口饮料:“舒服。今晚比昨天晚上凉快点。昨晚,太特么热了,没把我热死了。那家伙的,赶上火笼了。”
    “要是能下点雨就好了。”柴米有些无奈的说道:“再不下雨,庄稼就要绝收了。”
    “这不求雨呢吗?着啥急呢。过两天就下雨了。”宋秋水安慰柴米。
    宋秋水对庄稼活,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她平时也不上地干活。
    宋秋水家里的活,基本上都是孟氏自己就干了。而且宋秋水家里本来就两口人的地……种田的土地只有三四亩地,聊胜于无。
    宋秋水家里多的是山地,有好大一片杏树林子。一大片山都是她家的。
    问题是杏,不值钱……也没啥人要。
    杏核的话,这个年代用途不多,也就是玩。而那杏,又特别难吃,基本上没人要。
    不过柴米知道,后世的野生山杏的杏核,还是比较值钱的,可以入药,能驱火。不过这个时代,没听见有人收。
    所以,宋家实际的主要收入是靠宋秋水老父亲宋青山当村里的会计,赚点工资。
    宋秋水家里条件相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