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白了宋秋水一眼。
果然,这说话方式就很宋秋水。
精神小妹宋秋水说话不中听,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宋秋水就是这样的人,柴米也习惯了。宋秋水是没有恶意的,她只是口直心快。
“这我哪知道?我听我妈说,是我舅妈嫌弃我姥姥能吃……”
“那整不了,除非以后你姥姥和你姥爷一样,你姥爷全身不遂,吃的少。”宋秋水一摊手:“活着就得吃,没法。”
“是呗,我舅妈可刁了,事多。和我大姨有一拼。”柴米无奈的说道。“幸好她就一个儿子,要像我们老柴家整三个儿子,也得打的叽里咕喽的。走,进屋看看……”
宋秋水倒也没有拒绝柴米不算太热闹的邀请。
而且她也想看看柴米的小妹子长啥样。
踏着凹凸不平的土地,宋秋水和柴米便进了屋子。
屋子很小,很矮,很黑。
炕头躺着柴米的姥爷,一动不动。
全身不遂,其实就是植物人……没几天熬的了。
炕稍躺着柴米的姥姥,基本上一动不动……
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了,腿脚不利索。
中间坐着柴米的母亲苏婉抱着孩子。
身旁是哭的梨花带雨的苏锦……
一旁是忙着劝苏锦别哭了的刘三和张海兰……
就热闹非凡。
宋秋水感觉自己都没地下脚了……
寒暄了几句之后,柴米和宋秋水便又出来了。
柴米倒也不是矫情的人,姥姥家这个生活状态确实很难熬。
前世的时候,柴米的姥爷在这一年七月初一那天就没了。柴米的姥姥,也没挺过八月十五。
算下来,都没个把月的熬头了。
柴米当时让母亲回娘家住,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让母亲苏婉再回家看看姥姥姥爷了。
有些病,是治不了的。
就算到后世,植物人这种也是熬心血,早早晚晚的事了。
人,总归要没的。
像一个全身不遂,一个半身不遂的人,活着,也许就是遭罪。
柴米让宋秋水在院里待会,自己跑去给了大舅妈拿了二百块钱。又跑到后边给二舅和老舅,一人拿了一百。
虽说他们都推辞不要,不过柴米还是给了。
柴米又和母亲说了几句话,看天色还早,才七点半左右,离着午饭还有段时间,便悠闲的打算和宋秋水去山上逛逛。
柴米已经看见了母亲苏婉,而且苏婉气色很不错,柴米不用挂念什么,心情也就好了很多。
若不然,其实柴米最近一直睡的不好。
说不惦记母亲,那是假的。
好在柴米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了家里的绝大多数的问题母亲也可以安心回家了。
虽说月子已经坐完了,但是日子还是要过得。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总会比前世柴米的母亲因为总是在家怄气,又累。最后导致一命呜呼,要强了太多倍了。
宋秋水本来也就是想出来溜达溜达,这会儿出去溜达,正合心意。
都说人心情好的时候,看见什么都是幸福的。
柴米恐怕此刻就是这个心情。
柴米和宋秋水顺着山路,就上了大山。
柴米的姥姥家正南边不远,出了院门,就是大山了。
山上多是松柏和一些杏树以及一些灌木丛,野草也很高。远远的看着郁郁葱葱,远山如黛……
到了跟前看,那就是荆棘丛生,寸步难行。
只有人走过的羊肠小道,能勉强让二人觉得这块能上山。
“柴米,你姥姥家这边的山,比咱家那边的陡,还高。柴火也多……你说,这到处都是柴火,他们怎么不整点烧火呢?”宋秋水一边爬山,一边气喘吁吁的说道。
“都整够了,就不缺柴火了呗。”柴米说道:“你没去后院,后院我大舅砍的柴火,够烧好几年的。”
靠山吃山,起码柴火是不缺的。
柴米的大舅苏荣虽然身体不好,干不了特别重的体力活,但是平时他没事就上山砍点柴火。而且山就在跟前,倒也不费力,反正别的都缺,但是柴火不缺。
“那么多吗?要不咱俩回去的时候,和你大舅要点?”宋秋水突发奇想的说道。
柴米直接拒绝了宋秋水如此脑残的想法:“你要点值钱的还行,这破柴火你要它干啥?”
“重点是,你大舅家徒四壁呀……就柴火值钱呀……”
两个人顺着陡坡上了山坡,中间不时还有一些碎石块,走起来很费劲。
不过感觉到很明显的就是,这边的温度不太高,比柴米在家的时候,感觉清凉了很多。
而且入眼郁郁葱葱的,看着也不会让人那么累了。
两个人一路溜达,等到了更高的地方,俯视纹家沟,顿觉这里错落有致,倒也颇有一番山沟沟应该有的和谐。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