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280章 长夜消尽处,新晖满宫垣

第280章 长夜消尽处,新晖满宫垣

    康熙闻言,竟一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儿臣……让阿玛担心了……”胤礽的声音轻若蚊呐,却字字清晰。
    康熙摇头,泪水滴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别说这些,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梁九功悄悄抹去眼泪,轻手轻脚地退到殿外,对候着的宫人们低声道:“快去准备参汤!要最上等的山参!再熬些粳米粥来!”
    殿内,太医们忙着调整药方。
    有人取来温热的帕子,小心地为胤礽擦拭额上的冷汗。
    康熙始终不肯松手,一直将孩子搂在怀中,仿佛一松开他就会消失似的。
    胤礽虚弱地靠在父亲怀里,轻声道:“阿玛……您该歇息了……”
    “阿玛不累。”康熙固执地摇头,手指轻轻梳理着他汗湿的发丝,“阿玛守着你。”
    胤礽的眼中泛起水光,他微微抬头,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天……要亮了呢……”
    康熙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东方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一缕金色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乾清宫的琉璃瓦上。
    他忽然想起胤礽出生那日,也是这样一个黎明时分,朝阳初升,霞光万丈。
    “是啊,天亮了。朕的保成,也要好起来了。”
    胤礽唇角微扬,苍白的面容浮现一抹极淡的笑意。
    他缓缓闭上眼睛,呼吸渐渐平稳,这一次,是真正安心的睡去。
    康熙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回榻上,掖好被角,却仍不肯离去。
    他坐在床边,目光一刻不离地守着自己的孩子,仿佛要把这失而复得的珍宝刻进心底。
    梁九功端着参汤进来,见状轻声道:“万岁爷,您也歇会儿吧,奴才来守着殿下。”
    康熙摇头,接过参汤:“朕来。”
    他小心地扶起胤礽,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参汤。
    看着孩子喉结微动,慢慢咽下汤汁,康熙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欣慰。
    晨光熹微,驱散了长夜的阴霾。
    乾清宫内,希望如同初升的朝阳,温暖而明亮。
    胤礽静静地躺在那里,眉目如画,却苍白得近乎透明。
    他的呼吸轻得几乎察觉不到,唯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保成……”康熙低声唤他,声音里压着难以言喻的痛楚。
    他的太子,他从小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孩子,本该是这世上最尊贵无忧的人,如今却像一尊易碎的琉璃,轻轻一碰就会消散。
    梁九功小心翼翼地捧了热帕子来,低声道:“万岁爷,您擦擦手吧。”
    康熙接过帕子,却只是攥在掌心,目光始终未离开胤礽的脸。
    他想起胤礽小时候,也是这样安静地睡着,那时他总爱偷偷捏捏他的小脸,看他迷迷糊糊醒来,软软地喊一声“阿玛”。
    可现在,他连碰都不敢用力,生怕惊扰了他本就微弱的生机。
    “太医怎么说?”康熙的声音沙哑。
    梁九功垂首:“回万岁爷,太医说殿下脉象虽弱,但已比昨夜平稳,只是……气血亏虚,需得静养。”
    康熙闭了闭眼,胸口像是被巨石压着,闷得发疼。
    他伸手替胤礽掖了掖被角,指尖触到他微凉的皮肤,心里又是一阵揪痛。
    “保成,等你醒了,阿玛带你去江南。”
    他缓缓开口,目光落在窗外渐盛的晨光上,声音低缓而温柔,像是怕惊扰了一场易碎的梦,“春日里乘舟下扬州,乘画舫游西湖,看苏堤春晓,烟柳画桥。咱们在孤山脚下煮龙井,就着新采的明前茶,听南屏晚钟悠悠地荡过来……”
    他的声音顿了顿,指腹轻轻抚过胤礽微蹙的眉心。
    “夏日里,咱们去承德避暑。”康熙低声道,眼底漾起一丝柔和的笑意,“你不是总嫌宫里闷热吗?
    阿玛带你去木兰围场,咱们骑马穿行在林间,累了就在溪边歇脚,让奴才们现煮一壶山泉水泡的茶……”
    殿内静谧,唯有更漏声轻轻滴答。
    康熙望着胤礽苍白如纸的面容,喉间微微发紧,却仍继续说着。
    “秋日里,咱们去香山看红叶。”他轻轻捏了捏胤礽的指尖,声音愈发柔和,“阿玛陪你去,咱们一路慢慢走,你想停就停,想歇就歇……若是累了,阿玛背你下山。”
    他说到这儿,忽而低笑了一声,眼底却隐隐泛红。
    “冬日里,咱们去塞外看雪。”康熙的声音轻得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你不是一直想看看真正的‘千里冰封’是什么模样吗?
    阿玛带你去,咱们裹着狐裘坐在帐子里,围着火炉煮酒,你若是怕冷,阿玛就把大氅也给你披上……”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指尖微微颤抖,像是怕这些承诺终究只是一场空想。
    梁九功站在殿外,听着里头帝王一句句的低语,忍不住抬手擦了擦眼角。
    康熙的指尖微微发颤,轻轻抚过胤礽消瘦的脸颊,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
    “保成……只要你好好的,阿玛什么都答应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