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福欣隆商行是包括德化府城在内,周边二十来个州、县最大的,经营布匹生意的商行。
而宋家,乃至德化府城之中主营布匹生意,比宋家规模更大的曹家,都属于福欣隆商行的客商。
福欣隆商行的生意,可谓是红火,且营收颇佳,一年下来,单单是利润便有一两万两的白银。
“单单从账册上来看,商行生意颇佳,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宋晴薇道,“不知沈大人想要我做些什么?”
“我名下生意颇多,商行是今年新得的,属实无力再多管辖,所以想让宋娘子帮我看顾一二,打理一番。”沈执年道。
也就是说,要把整个商行,尽数交给她来管?
宋晴薇当下瞪大了眼睛,“沈大人会不会太信任我了……”
“宋娘子聪颖机敏,善于打理生意,我信得过宋娘子。”沈执年道,“商行交由宋娘子之后,宋娘子便可随意管理,我便当个甩手掌柜,年终看银子数量即可。”
也就是说,给她极大的自主性。
自来到这个世界,宋晴薇打理了数个生意,但每一个规模都不算大,此时有这般大的商行在手……
是个极大的挑战。
但是,她很想挑战。
“既然沈大人如此信任,那我一定竭尽全力,必定不让沈大人失望。”宋晴薇当下表了态。
“如此甚好。”沈执年又拿了一个小木箱子出来,放到宋晴薇的面前,“这些是商行素日使用的对牌,印章,我稍后会交代下去,让几个管事来见宋娘子。”
“具体情况,宋娘子只和管事们一应沟通商议即可。”
“是。”宋晴薇点头应声。
几天后,宋晴薇便见到了福欣隆商行的几个管事。
分别是张管事,马管事,钱管事三个人。
三个人都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手,对各自负责的事务也了如指掌。
而因为得了沈执年的吩咐,三个人已然得知往后要在宋晴薇手下做事,对其十分恭敬顺从。
在一番畅聊之后,宋晴薇大概了解了福欣隆商行的大概状况,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问题。
福欣隆商行只供货给每个府、县大客商,而那些想要售卖福欣隆商行布匹的,只能从大客商手中再行购买。
而许多时候,大客商为了分销手中的库存布匹,会将售卖压力转移到小商户的头上。
进货可以,但紧俏的货,必须要搭配着库存货来卖,否则便不能给小商户放货。
而许多大客商,为了能够再赚上一层差价,给小商户放货之时便抬高价钱,引得很多小商户为了能够赚钱,想办法从旁处的商行进货。
现如今,这些小商户联合起来,已是隐隐有了强大趋势。
“这个事情可以说持续了颇久的时间,但一直没有办法能够解决,使人十分烦乱。”
张管事道,“不知宋娘子对于这件事情,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宋晴薇看了张管事一眼,微微一笑。
这话问的漫不经心,宋晴薇却知道,这是底下人对她的试探和考验。
即便这个商行沈执年已经交给她来打理,即便沈执年已经告知上下,要协助她管理好商行,但宋晴薇却明白,底下人对她的尊重是一回事,但论及由心尊重,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在试探,他们的新主人能力如何,需要他们达到何种尽心程度。
宋晴薇明白这一层,扫视了三人一眼之后,慢条斯理地开了口,“此事要想解决,倒也不算特别难之事。”
“德化府城有码头,通船运,是整个商城售卖布匹生意的核心地区,那便以此处为中心,向所有的小商户和客商,直接供货。”
宋晴薇话音落地,马管事便开了口,“但若是如此,那些大客商只怕会颇有微词。”
“价格自然不会相同。”宋晴薇接着道,“但凡先前从商行拿货的大客商,尽数按照原价格,并不变动,而那些从商行拿货的小商户,建立新的账目,从较高的价格开始,以一次性和累计进货量确定不同的折扣。”
“起初,这些小商户拿到的价格比较高,他们必定十分不满,但可以告知小商户,只要进货量累计到一定量,便可以将之前的价格差额尽数返还,以此来鼓励小商户做大做强。”
“小商户生意渐起,也可与原本的大商户形成竞争之态,强者生存,弱者消亡,此消彼长之间,也避免了大商户长期做大,在我们商行这里颐指气使。”
三个管事听到宋晴薇如此说,互相看了一眼。
见三个人欲言又止,宋晴薇接着道,“自然,如此行径会增加一些用人和成本,但如此之下,商行的利润必定会大幅增长。”
“且为鼓励商户来我商行进货,可用年终清算各个商户账目,以他们带给商行利润多少,按比例给商户进行返利,如此也能吸引更多商户来商行进货。”
“想来不用太长的时间,与商行做生意的商户所在的区域,会比现在再大上一半不止。”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