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所言的佛经,不正是现在魏国传得沸沸扬扬的残缺经卷?
一旁的萧燕念头闪烁,忍不住轻呼道:“难道你有完整经文?不对,那经是你传出去的!”
没有完整的佛经,又如何能称得上注经?
很明显陆正这里有整篇经文,这意味着之前散出去的那一部份经文,就是出自陆正的手笔
元焘和萧燕等人顿时不免细思极恐
陆正没有在意众人各异的表情,翻手拿出一本经册,递与身边的公羊明
“公羊先生品鉴一下”
公羊明神色一动,将经册拿在手里翻看
周围的其他人皆是好奇不已,纷纷凑近了些,以神识灵念观之
苦心目光灼灼,恨不得整个人都钻进书中
他一直心心念念在等着经书的余下部分
这会儿终于是等到陆正拿出来了,还是有注解的完整版
青婉和青依两人倒没有那么好奇
青婉小声跟陆正道:“能不能行啊?”
她是知晓陆正的打算,注一部真经,好去影响当下教义混乱的佛门
不过这种事情可不容易
首先你选的佛经,得要广大的佛门信众认同
其次,你的注解,也要让那些修佛者认可才行
不然谁管你注的什么经
从古至今,不少博学多才者去注解圣贤书,但能广泛流传下来,被世人认同的著作,也不过寥寥
即便是大儒,也不敢轻易去注解儒家经典成书
因为你要是注解得不好,肯定会遭受天下儒者的抨击,大可能落得身败名裂、遗臭后世
除了青婉这个知情人,其他人压根不知晓陆正最近还在抽空注经
这注的经典还是佛经,属于是跨行业了……
听得青婉的问询,陆正微微摇头表示不确定
如果他所注的经书能得佛道认可,有些事情布置起来就容易很多
假如是白忙活一场,那就要改变一些策略了
不过陆正觉得以心经为基本,他这本书怎么也不算差了
公羊明一脸认真,看着陆正所写的内容
整篇经文不过几百字,是很短的一部经书
但陆正的注解却是不短,内容相当丰富
各种引经据典,用着不少佛门术语阐述经文要义
乍一看,这是在很专业的注解一部佛经
公羊明又仔细那么一琢磨,他发现陆正根本不是在注经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注经来宣扬自己的某些理念
过了片刻,公羊明合上经册,将书还给了陆正
其他人没公羊明看得那么快,还在那里琢磨品味经文内容
要不是场合不对,某几位修佛法的人都能当场打坐,好好顿悟一番
公羊明慢悠悠道:“老夫对佛法的理解不如你,不好评价此书”
这一番话,已经算是对陆正做了个评价
连一位大儒都挑不出来注解内容的缺点,可见此书不会差
但能好到什么程度,公羊明就不知晓了
这得让佛道、让天下佛门认同才行
公羊明又道:“你佛法道行浅薄,想要在这里印证经书,只怕难以沟通到佛法大道……”
他作为儒家大儒,又不是什么佛门高僧,在这种事情上也难以帮到什么忙
脑子还有些混乱的元焘听得两人的谈论,不禁道:“陆兄不若随我回去魏都,我请父皇用启天坛祭祀……”
旁边的苦心闻言也跳了出来,眼神灼热道:“去我们那里吧,咱们四谛法宗亦不差……”
这个时候,苦心也出来抢人了
只要不傻,就能看出其中价值
这部注经的底子可不差,若能去他们那里证得为真经,他们法宗也能在佛门的地位再上一个台阶
边上的无求欲言又止,有些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很清楚陆正这个人有自己的主见,可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话而改变想法
“就在这里吧,何需那么麻烦,至于成与不成,事在人为”
陆正开口拒绝了元焘几人的邀请
哪怕对方还提出一些丰厚的条件,但陆正并没有那样的打算
陆正手执经书,抬步走向佛殿
沉重的殿门缓缓打开,一股浓厚的佛门气息扑面而来
殿中金光灿灿,竖立着不少佛陀菩萨像
陆正也没有进入大殿,只是将经书一抛
经书落入殿中高台,置于众佛像前
苦心眼神变幻不定,这里的佛陀菩萨像,可没有带什么真意
别说这里,哪怕在他们法宗,那些佛像都不存真意
说不好听了,都是一些空壳子,根本沟通不到一丝古佛意念
那些佛像上凝聚的香火念力,一部分散于天地佛道,一部分归于魏国气运,一部分便被宗门寺庙分了
至于天地间的古佛意念有没有享受到供奉,那就无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