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的宽阔宫殿,转眼就只剩下父子两人
元焘这才掏出真经呈与魏帝
“嗯?这是……”
魏帝迅速感知到眼前经书的不凡,不禁坐直了身子,将真经拿在手中翻看
“嗯?完整的心经?还有注解……”
魏帝神色微讶,轻轻抚摸经书,“这经书,怎么感觉还有圣人道韵?”
元焘低声道:“是佛祖真意残留的道韵”
“什么?”
魏帝目露讶色,“佛祖?当真?”
魏帝不敢相信,哪怕作为大魏天子的他,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佛祖之物
这会儿元焘拿出一部沾染着佛祖气息的真经,很难让他相信啊!
元焘不禁道:“儿臣亲眼见得佛祖真意显灵,而且不止我一人看见,四谛法宗的苦心大师、白马寺的无求僧人……都得见佛祖!”
魏帝惊奇道:“怎么回事?”
元焘道:“此事,还得从儿臣去北域说起”
元焘不紧不慢,将北域之行讲述出来,其中在北域看到的那些变化,也都一一描述
魏帝听得新奇,他之前就听人提及过北域的一二事,对陆正有点印象,但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魏国的各种事务都够他忙的,哪里会在乎北域那边发生了什么
但现在听元焘这么述说,似乎事情并不简单
魏帝听得兴起,忍不住道:“此子倒是本事不小,还真能号召到一些人物……”
魏帝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些事,和这部真经有什么关系?”
元焘道:“此部真经的注解,便是出自陆正先生之手,而后引得佛祖真意显灵,以证真经”
魏帝闻言神色微变,“他不是儒家弟子吗?还能注佛家真经,引来佛祖真意显灵?”
饶是他作为大魏天子,平时见多识广,也觉得此事太过荒谬,闻所未闻
元焘轻声道:“传言佛祖博爱众生,会点化凡人以入修行道、悟佛法想来陆先生注真经,又在北域解救众生,得佛祖看重,故而显灵……至于是不是儒家弟子,显然不那么重要的”
听得元焘的解释,魏帝沉默不语
仔细琢磨一番,似乎也就这么解释才最合理,不然为何以前就没佛祖真意显灵,偏偏是落到一个儒家弟子身上?
“先生……”
魏帝缓缓道,“你拜他为先生了?”
元焘道:“未正式拜师,不过那边的人,都喜欢称他为先生孩儿觉得他有大才,便也这般尊称”
魏帝点了点头,笑道:“听起来,他确实有大才这样的年轻人,难得……这部真经既然是他的,怎么又到了你这里?”
看了看手里的真经,魏帝突然觉得拿着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元焘道:“是孩儿借来的孩儿欲立大乘佛教,大佛佛法讲究普度众生而修行……立大乘佛教,改佛门戒律,可以此规整其它佛门势力,把一部分权力收回国有……”
“父皇,现在是个好时机,此佛祖赐真经,当为佛门正统之法……”
魏帝的神色不由得严肃起来
当年他登基为帝,也想干一番事业,想过去整治限制佛门势力,然而根本没有什么成效
这些年,有些人多次提及佛门之事
有的事,不是他不想去做,而是做不了
魏帝幽幽道:“你可知,这一个不慎,不仅是你,连带我们大魏,也得万劫不复……”
元焘沉声道:“儿臣岂能不知?但如不做出改变,大魏迟早被那些人……”
“父皇,祖宗之基业,焉能毁于他人之手!”
魏帝眼神变化不定,一时思绪万千
元焘站在那里,一脸恳请地面对魏帝
良久之后,魏帝轻轻一叹
“来人,拟诏!”
很快,便有人匆匆进入大殿
魏帝神色恢复平静,声音清亮
“朕闻君天下者,缵承统业,树建储贰,安固邦家皇子焘,温仁宽明,聪敏孝爱,动合至性,居无放心……”
元焘闻言神情一震,这竟然要……
魏帝语气平淡依旧:“宜册为皇太子,入主东宫,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元焘喜不自胜,连忙行大礼以拜,“父皇!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魏帝悠悠道:“起来吧”
见拟诏之人退了下去,魏帝又道:“这部真经,朕再观几日,待你受封之后,再来取到时候,你想怎么做,便去做吧!”
“若是做得好,皆大欢喜如果做得不好,朕只能废了你”
元焘闻言表情一敛,明白他要是没把事情处理好,只能把他废黜来安人心
这个太子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
刚刚生出来的喜悦,一下子荡然无存
元焘不禁深吸一口气,说道:“孩儿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魏帝摆了摆手,道:“行了,下去歇息吧!”
元焘告退,脚步不疾不徐地走去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