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1章 快去取李逸的药来

第51章 快去取李逸的药来

安郡公。
    双方都在争夺时间,
    形势扑朔迷离,
    “高将军一路顺风,你转告张总管,要不了多久,薛举必败,让他务必再坚持,实在不行就暂时放弃灵武,退回五原。”
    送走了高世静,李世民独坐许久,然后拆开他捎来的书信。
    这些信有妻子观音婢寄来的家书,说孕期一切都好,让他不必挂念。有房玄龄的来信,说粮草军械、兵马,都在有序的调度转运。
    杜如晦来信说秦王府幕僚属官,又有不少被太子调出外任。
    还说起了李逸,
    先前被孙伏伽向圣人举荐有才,然后裴寂将李逸推荐为东宫太子正字之职。不过这个李逸来了长安领了官告、官袍,到了东宫司经局只呆了一个上午,第二天就托疾请辞了,还留了首诗。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李世民看到信上附的诗,不由的笑了。
    这个李无逸,九品的太子正字都嫌官小,怪不得自己当初征辟他为秦王府书令史,他一口拒绝了。
    本来挺烦闷的心情,
    倒似乎因为李逸辞去太子官一事,而忽然好了不少。
    嗡嗡嗡,
    李世民啪的一巴掌拍在脖子上,将那只讨厌的蚊子拍死。
    夜里,
    李世民突然就打起了摆子,
    先是呵欠乏力,继而寒战,全身发冷,接着又是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全身大汗,
    忽寒忽热,还伴随着头痛、恶心和呕吐。
    侍卫队长侯君集发现不对,赶紧召来军医。
    “殿下这是发了疟疾,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赶紧治啊。”
    白胡子大夫道:“疟邪伏于少阳,出入营卫,邪正交争,引起发作,当用常山,有劫痰截疟之功。”
    大夫开了配了常山为主的药方煎煮,
    李世民喝了刚煎好的药,却是呕吐的更加厉害,侯君集拔刀就要砍了这个庸医。
    “常山治疟疾必吐,不用过于担心,每天服药两次,安心静卧调养,最多半个月,就能痊愈。”
    大夫虽如此说,
    可李世民实在吃不下这药,一喝就吐,吐的非常厉害,翻江倒海,肠子都快吐出来了。
    大夫却说常山吐的还轻些,要是用蜀漆治疟疾吐的会更厉害。
    “就没有不吐的药治疟疾吗?殿下这样吐下去,病情更重了。”
    大夫摇头,说治疟疾效果好的药就是常山和蜀漆。
    其实常山和蜀漆是一种东西,秋天取根就是常山,夏季采叶就是蜀漆,蜀漆呕吐的会更厉害。
    李世民有气无力,
    “去叫刘长史和殷司马来,”
    很快,行军长史刘文静和行军司马殷开山赶到,他们看到李世民的样子都大吃一惊,关切询问。
    “没啥大事,就是发了疟疾,”
    李世民这会冷的厉害,裹着厚毯子,仍还冷的发抖。
    “今天陛下派高将军来传旨,你们应当也知道原由了吧?”
    刘文静点头,“谁能想到李密居然会接受洛阳册封。”
    “陛下催我们出战,早点解决薛举,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此时不能冒险。
    薛举远来,利在急战,陇右兵强马壮,我军暂时难以正面争锋。且宜继续对峙,打持久战,待其粮尽,方是反击之时,然后可赢。”
    “我这病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军中之事,暂交由二位统领。”
    “切记,不可出战,继续坚守不出,待敌粮尽。”
    说完,李世民又是大吐,吐的天昏地暗,
    刘文静和殷开山安慰一番后离去。
    第二天,
    李世民的病情仍没半点好转,
    隔一会就打摆子,冷热交替,而军医开的常山药,每次都是呕吐严重,李世民被折腾的虚弱不堪。
    “殿下,不如先回长安医治休养。”
    李世民摆手,
    另一位侍卫队长许洛仁拿来秦王心爱的焖烧杯,“殿下,焖的小米粥好了,现在吃点吗?”
    李世民现在啥也吃不下,更闻不得荤腥。
    可不吃东西也不行,许洛仁就特意焖了点粥。
    李世民看着那个焖烧杯,好像想起点什么重要的东西来。
    对了,是李逸。
    上次在杜曲杜如晦家,李逸曾送给他一些丹药,说是以前跟师傅云游天下时的常备药物,效果很好。
    好像里面就有治疟疾的?
    “洛仁,上次在杜曲,李逸送我的那些丹药在哪,给我找来。”
    许洛仁很快拿来一个葫芦,里面就装的李逸送的丹药。
    油纸包的一小包一小包的,其中一包就写着治疟疾。
    还附有服用方法,首次服四片,三个时辰后服两片。第二、三日,各两片。
    白白的小药片,
    ”殿下,这东西真有用吗,老军医可是陛下从尚药局派来的御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