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4章 借刀杀人

第64章 借刀杀人

    清晨,
    李逸拿出已经晾晒两天的土豆,
    “这叫什么?”兰香好奇的问。
    “土豆。”
    这个名字让兰香有点失望,不是说比金疙瘩还宝贝吗,怎么能叫土豆呢。
    “埋在土里就行吗?跟栽芋头一样?”
    “不,还要先催芽。”
    李逸先把土豆清洗干净,然后拿刀切块,每块留两个芽眼,切好后跟湿土一比一混合,再均匀的摊好,再覆盖一层湿润的沙子。
    这些李逸都是以前跟老婆学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腐烂。等幼芽长到两厘米左右就可以扒出来,要先晒种,等幼芽变绿变粗之后再正式播种。
    趁这个时间,
    李逸拿出从冯家堡油坊买来的菜籽饼,这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富含氮、磷、钾,尤其是氮素含量较高,能够缓慢释放,为作物提供持久的肥力支持,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不过菜籽饼不能够直接埋土里施肥,得先发酵,否则会烧根。
    发酵倒也简单,
    先破碎,然后加水堆积,保持百分之五六十的含水量,大概就是手握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就行,定期翻堆,一星期翻一次,夏天堆一两个月,冬天三四个月,变成黑色,无异味,手捏易碎就成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快的液肥法,粉碎后装入密封容器,再按水、菜籽饼十比一的比例加水,进行浸泡发酵,每过两三天打开放气一次,一两周的发酵,液体变成深褐色,表面结一层白色菌膜,且有明显发酵气味时,就成功了。
    用的时候,稀释一二十倍再浇肥在根周边,就能有很好的肥力,还能避免烧根。
    李逸打算两种方法都试一试。
    菜籽油饼虽是榨油的副产品,但也不便宜,他是油坊的老客户了,但一斤也得三文钱,
    这东西还可以做牲口饲料。
    七斤一个的饼,二十钱一个,相当于一个蒸饼。
    一般农民是舍不得买这油粕来做肥的。
    其实豆粕饼做肥料也很好,菜籽、芝麻出油率都比较高,粕饼就少,大豆出油率较低,油饼多。但李逸发现,在唐朝,没有用大豆榨油的。
    具体原因不知,但确实还没见到。
    捣鼓了半个早上,
    把土豆切好催芽,又把几个菜籽饼打碎,分别进行湿堆和浸泡发酵。
    “直接用粪肥就挺好啊,还不用花钱。”秀芝提醒李逸,这些天,她有带着院里的兰香等孩子在房前屋后和院里挖了一些地,种一些蔬菜。
    下面桥头就有个自家修的茅厕,里面每天都能收集许多粪尿,农民利用粪肥,一般有三种方法,堆肥法,堆积发酵,许多农民一大早起来到路上捡粪,捡回去就是堆积发酵,
    羊圈牛栏里的垫圈草,带有牛羊粪尿,也是要先堆积发酵后再用。
    也可以直接掺水,水肥浇灌,老祖宗很早就会粪水浇菜了,简单粗暴又好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粪肥跟秸秆、麦草、落叶甚至骨头等混合沤制。
    “我这两个金疙瘩是要种在花盆里,放在院里养的,浇粪肥太臭了。”李逸笑道。
    李逸在桥头搞的好个服务区,现在最让村民们羡慕的不是早点摊每天能卖多少豆浆、小米粥,也不是能捎带卖多少腐竹豆泡,
    最让村民们羡慕的眼红的是他那一排茅厕,因为干净卫生,这来来往往的都愿意方便,
    这日积月累,羡煞旁人。
    对于这时代的百姓来说,地里肥料有限,主要就靠点粪肥,可一家人能产生多少,
    李逸的那排茅厕,一天何止百号人。现在又添了个小学堂一百多学生,更不得了。
    这段时间,他那茅厕,都已经出现了好几次半夜有人去偷粪的事情了,搞的现在罗二经常半夜要去巡夜查守。
    偷掉一车粪,可损失不小呢。
    而李逸的三十亩稻田和二十亩麦地,因为现在施了一茬粪肥,长势明显要比旁边人家的好许多,肯定要增产不少。
    说着李逸倒想到个事,
    他假装进卧室,实则从空间里找来一些蔬菜种子。
    这个时候天虽还热,但能种的菜已经不少,西红柿、辣椒,还有生菜、香菜、菠菜、茼蒿,豆角、茄子、黄瓜、四季豆都还能再种一季。
    不过他暂时选了西红柿、辣椒、生菜、香菜、菠菜五种,先试一试。
    五个小纸包。
    秀芝听说这些是菜籽,还有些疑惑。
    “菠菜是什么?”秀芝没听过。
    姬氏倒是知道,“菠菜是从泥婆罗国传来入的,长的跟菘菜有点像,挺好吃的。”
    “你吃过?”
    姬氏点了点头,菠菜就是隋朝时传入的,跟当年杨广开西域有关,在中原现在也比较少见,贵族们餐菜上倒常见。
    “辣椒又是什么,是胡椒一种吗?”
    “不是,是一种吃起来很辣的菜,但跟韭菜蒜的辣不同,新鲜的辣椒炒肉好吃,也可以晒干做干辣椒,或是磨成粉面,做调味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