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166章 被弹劾了

第166章 被弹劾了

 要不是李逸跟她说,做的多容易生女儿,做的次数少才容易生儿子,这妖精甚至打算决战到天亮。
    新鲜的羊肉,还有加了枸杞的汤,确实补气血。
    也许是人年轻,恢复的也快,
    吃了一大块肉,喝了两碗汤,李逸还吃了两个白面馒头,便换上官袍,披上斗篷顶着风雪去上班了。
    今天下雪,但也没有假。
    好在不用上朝,免了早起的辛苦。
    来到御苑,
    新温室停工了。
    宫苑监刘监丞过来,“有人上书,说天寒岁冻,风雪交加,长安缺柴少炭,多少百姓无薪炭取暖,每日都有不少人冻毙,我们宫苑监却大兴土木,制作温室,
    用宝贵的薪炭来种菜养花,售给权贵,说我们浪费薪炭,违背天时,奢侈耗费,”
    搞温室种菜养花,然后出售给贵人家,为宫苑监里搞点创收,既自主增加一些公廨开支钱,也还能给监里官吏和花匠园丁等搞点福利。
    这事李逸牵头的,大家也都支持,挺有干劲,想着赚点钱,寒冬里买些薪炭、米菜也好。
    可不想这弄一半,被人检举弹劾了。
    李逸觉得那些人也是多管闲事,长安薪炭供应紧张没错,但几个温室也影响不了什么,再说那些冻死的百姓并不是因为长安缺薪炭,而是因为没钱。
    宫苑监搞点副业,不靠不等,自己努力,赚了钱既能上缴些公用,也还能给本衙的官吏园丁等分点钱,或是用这钱采买薪炭粮食发放,多好。
    “知道是谁检举我们吗?”
    “暂时不知。”刘监丞也挺无奈的,从公廨钱里支了钱建温室,这都建一半了,不让搞,那钱没赚来,倒折进去一些。
    “听说副监前几天跟钩盾署那边,买了一些石炭?”
    “嗯,我找司农少卿武公写了个条,去钩盾署买了一批炭。”
    “那副监能不能帮我们监里也买一批,大家都缺柴少炭的,可又没啥门路,外面黑市上到有一些,可贵的很。”
    “行,我一会去问一下,”
    帮宫苑监里同僚下属们买批炭来,倒也不是多大事,身为副监,总得为下面人谋些好处。
    还没等他去找老武,
    御史台的孙师兄派家丁来找他,
    “我家阿郎请浅水伯去趟御史台衙门,公事。”他还加了句。
    李逸心想,可能是跟检举他们的事有关了。
    打马来到皇城御史台衙门,
    李逸来到孙伏伽公房。
    “坐,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吧?”
    “跟温室有关吧。”
    “嗯,监察御史窦智圆弹劾你的,他是邓国公窦琎之子,你什么时候得罪窦家了?”
    李逸一听到窦琎马上就想到了姬温,
    两人在泾州时见过,还因姬素君的事不欢而散。后来他又派管家到平康坊宅要人,态度过于嚣张,李逸让李存孝四羌狠揍了他们。
    李逸把姬温的事说了。
    孙伏伽给他倒了杯茶,“既然现在姬氏为你的妾,你跟姬家还是应当缓和下关系,没必要因此还结仇。你处理和杜家的事,不就很好么?”
    姬温虽然官职很低,姬家也没落了,
    但他毕竟是窦琎的女婿,窦琎兄弟二人俱是国公,又是皇亲国戚,不宜得罪。
    窦琎的兄弟窦抗,前几天才被罢免了宰相之职,据说起因其实就是上次泾州之战时,皇帝派郑元璹去泾州,要押薛仁杲及手下三品以上回就处死,
    秦王拒绝,最后窦抗帮着秦王说话,保下了翟长孙褚亮等一批人,还硬是扣下了两千陇右精骑,特别是那八百重装骑兵。
    这个事让皇帝对这个表兄不太高兴,
    然后前不久就找了个理由,罢免了窦抗的宰相之职,而这个被罢免的由头,恰就是窦抗家仆在市场强买了卖炭翁的炭,
    一车炭,千余斤,窦家奴仆只给了五匹绢,还是质量较差的绢。
    也就值钱一千七八百,合一文多钱一斤。
    卖炭老翁状告到雍州府,说窦家奴仆半价强买他一车炭,这等小事本不值一提,窦抗可是李渊舅舅儿子,跟李渊从小玩到大的,李渊起兵后,奉命北上灵武巡视长城的窦抗,立马南下长安投奔。
    李渊也都是一直喊他阿兄,宫里都称呼阿舅。
    哪会为这点事真计较,
    但李渊还真就因这事罢了窦抗的纳言之职,只保留了左武侯大将军职。
    窦家的两位宰相,窦威病逝,窦抗罢免,
    “师兄,这窦抗家奴贱价强买卖炭翁的炭受了罚,也没必要就把火撒我头上吧?”
    孙伏伽笑,
    “你不也说了,跟窦家女婿有矛盾么,人家也只是借题发挥。”
    “不过你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有时做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
    李逸苦笑,“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你也不用把这弹劾放心上,没多大的事,顶天也就是罚点俸、考绩受点影响。”孙伏伽安慰。
    “那我干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