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196章 裙中藏刀

第196章 裙中藏刀

  果然,
    不久后李密王伯当只带了千把人前来,其余大部都被他派往洛阳方向吸引注意力了。
    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切都被盛彦师料中。
    当他们千余人穿行在狭窄的山谷中,伏兵突然杀出,上面箭如雨下,四面刀兵枪兵跟着拦截,
    最后李密王伯当千余人,全都被杀,两人首级被砍下,函送长安。
    “倒是便宜了那个盛彦师,大业末也不过是个澄城县长,先前也只是个行军总管、四品骠骑将军,
    斩杀李密、王伯当,陛下直接册封他为葛国公、授武卫将军,继续镇守熊州。”
    李逸听了都很羡慕,
    四品的骠骑将军,捡了这么个天大便宜,就册封国公,晋从三品职。
    长孙无忌也说,“早知道我向秦王借三千兵,去熊州拦截,这会我也是国公了。”
    长孙无忌的父亲就是长孙晟,不仅箭法好,还是出色的外交家,不过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时,长孙无忌兄妹还年幼,母亲又是续弦,导致他们被兄长赶出家门,
    他很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若是能挣得个国公,老三长孙安业那个酒鬼无赖,还敢在他面前摆什么长兄架子?
    “既然李逸你当初算到李密反会,甚至都算到他会在陕州反,为何你却劝大王不插手此事呢?
    如果秦王出手斩杀李密王伯当,平定叛乱,那不也是大功一件?”
    李世民笑笑,
    “陕州、熊州、谷州都非我辖下,如今陕东道行台,也仅辖河东而已,”
    “那还不如改名叫河东道,叫什么陕东道大行台?”长孙无忌很不满意的发牢骚。
    “要是叫河东道行台,那长孙公你这比部郎中,可就只有从五品,而不是正五品了。”李逸笑着道。
    “你这茶没啥滋味啊,加点牛乳加点盐,再加点薄荷、橘皮,”
    “这乡下地方,没有新鲜奶牛呢,要不给长孙公加点酥油吧。”
    大家喝着茶,
    都在感慨李密,也曾经是一枭雄,但其实细算下来,李密从起兵到他败亡被杀,总共也才六年时间罢了。
    当然,相比之下,李唐去年五月起兵,到现在,也才一年半时间,算是得国最轻松的。
    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觉得,李氏当为天子这谶语,确实就是应在李唐身上,天命所归。
    “王世充率三万人围谷州,也如无逸你所料一样,任瓌守城,王世充根本奈何不得,只能无奈退兵了。”
    而独孤怀恩继续围王行本拒守的蒲坂城,也还是没进展。
    “徐世绩倒是个挺忠心的,先前你师兄魏征劝说他归附,他把郡县户籍百姓、军士名册交郭孝恪带到长安,却是送到李密手上,让他献给朝廷。
    如今李密反叛被诛,陛下将他首级传送黎阳,告之详情,徐世绩北面拜伏号恸,表请收葬。陛下下诏将李密尸体给徐世绩,徐世绩为之行服,以君臣礼节为李密服丧,全军戴孝,将李密埋在了童山之南。
    据说徐世绩军中不少人都还怀念李密,哭得吐血。”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对徐世绩的忠心是很赞赏的,但也透过出幸好李密反叛后被迅速诛杀了,否则真让他回到山东,还不知道又是何等局面。
    不过李逸觉得,徐世绩表演成份更多,当年徐世绩跟翟让、单雄信三结义,创立瓦岗,李密后来兵变夺权,杀翟让,还砍徐世绩,单雄信跪地求饶,
    徐世绩岂能不记仇?
    要知道偃师一战,单雄信有可能就是故意在报复李密,所以明知王世充渡河,却不拦截,随后更是直接率部投降王世充,给了李密致命一击。
    为什么李密兵败后跑虎牢、奔河阳,却不敢去实力最强的徐世绩那,他手下也早说明白了,你现在去徐世绩那,真不怕他给你两刀,报当年杀翟让之仇?
    徐世绩的表演,效果还是很好的,
    连长安的李渊都很赞赏,真假赞赏不说,但皇帝表面是十分嘉奖其忠义。
    下旨加授徐世绩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赐国姓李,附宗正属籍,再赐良田五千亩,长安甲宅一所,令他统领河南、山东部下,协助淮安王李神通抵御王世充。
    连徐世绩的父亲徐盖,也以子归国功封济阴郡王,赐姓李。
    李盖固辞王爵,皇帝改封其为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李靖的两个姐姐,也全都赐封郡君。
    李密死了,徐世绩表请收葬,举军缟素,赢得天下人称赞忠义无双。而李渊对徐世绩这个忠于旧主之将,父子俱封国公,赐姓,列属籍,也是向天下人展示他这个皇帝是如何的宽宏大度。
    李密之死,是他自己降而复叛,跟他李渊无关。李密死了,皇帝对李密旧部们,反而更好,并不会牵连清洗什么的。
    总之,李密死了,反而让关中大唐朝廷,跟山东李密旧部们之间的那根刺拔掉了。
    不得不说,李绩会演,但李渊更会演,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权谋,而不是李密那种让几十个手下换上女人裙子戴上羃,裙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