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344章 刺王杀驾

第344章 刺王杀驾

周注定败亡了,
    突厥人也并没有他原先预料的那样大举南下,他们只是抢一把就跑。
    只要突厥大军不南下,那刘武周还能扑腾几下呢。
    从什钵苾现在想跟着李逸一起抢榆次,就可以看出突厥内部的混乱,处罗可汗继位大半年,可仍还威望不足,没法统一决策。
    李逸在城中招待了泥步设,
    但始终没答应泥步设的合作计划,哪怕泥步设后来主动的降价,李逸也只是笑而不答。
    哪怕他最后提出只要一万匹绢,就帮忙拿下榆次,李逸也没理会。
    李逸终于能睡个安稳的觉,一觉睡了十来个小时。
    他继续把泥步设留在太原城中好吃好喝招待着,然后派李道宗带着一支人马前往榆次劝降。
    是劝降而不是攻打。
    李道宗临出发前,李逸面授机宜,“到了榆次,你不妨告诉杨伏念,就说突厥泥步设三千骑现驻太原城外,他是我的结义兄弟,如今也是我军盟友,即将随我一起攻榆次城,
    杨伏念若不降,
    榆次城攻破之日,他跟城中守军,都得去突厥泥步设的部落做牧羊奴。”
    “他若是开城投降,我可以向圣人请求宽恕他们。”
    李道宗没想到李逸一边不答应泥步设的主动帮忙,一边又要打人家的旗号。
    “杨伏念会降吗?”
    “杨伏念手里没几个兵了,他也应当清楚现在刘武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突厥人更靠不住。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想守榆次也守不住,榆次那些郭薛等太原豪族,现在肯定很后悔当初开城迎接了刘武周,他们现在肯定也想着如何寻找出路,
    你只要在榆次城下喊话,说只要他们归附,本总管便赦免他们,总会有人抓住机会的。”
    杨伏念不降,也会有豪强开门的。
    形势如此,
    任何时候都不缺这种投降派,总会有人想先投降的。
    李道宗率军南下,
    抵达榆次前,他按李逸出的计谋,把部份手下骑兵换装突厥衣甲旗号。
    抵达城下,
    让人写了许多帛书劝降,然后用弓箭射入榆次城中。
    不出李逸意料,
    当李道宗率领着唐军,还有一支突厥军抵达,城中就慌了。
    在李道宗来之前,杨伏念也已经收到斥候禀报,说唐军又率军北上,还进了太原城。
    又听说泥步设率三千突厥精骑南下至太原,泥步设还率十余骑进了太原城中。
    杨伏念只是刘武周的卫士出身,
    当年一起砍了太守王仁恭起兵,凭着刘武周心腹身份,也官至右仆射。
    但终究只是草莽出身。
    当郁射设、伦特勤、泥步设他们纵兵抢掠太原时,他就知道刘汉完了。
    杨伏念登上榆次城头,
    这是他们去年南下时,攻占的唐军第一座城池,那时的他多么意气风发,现在却已经四面楚歌。
    “右仆射,不好了。”
    “什么事?”
    “张达被刺杀了。”
    张达就是先前齐王元吉麾下的车骑将军,因得罪元吉,被他逼着只带一百步兵去迎战武周军,全军覆没被俘后,愤而投降引军攻入榆次,事后被刘武周授榆州刺史。
    现在,张达被刺杀了,还是在唐军围城后。
    “谁杀了他?”
    “不知道,但有可能是太原郭氏。”
    “这些该死的家伙,是要拿张达的首级做投名状,他们要投降了。”杨伏念立马就明白了。
    “右仆射,是否让我率弟兄们屠了郭家?”
    “罢了,”
    杨伏念不识字,但唐军射进来的降书,他也让手下读给他听了,唐大总管李逸许诺,只要榆次军民投降,就既往不咎,开城投降的,还有功。
    “开城投降!”
    既然都不想守,那就降吧。
    杨伏念很痛快的带头投降,不给郭家薛家弄他的机会。
    他解下铠甲,赤着上身,手捧右仆射的大印,带着榆次城一众官将,以及豪强们出城投降。
    任城王李道宗受降,派兵入城接防,报捷太原。
    随着榆次投降的捷报送到的,还有一个惊人的机密。
    “独孤怀恩已经暗中降刘武周了?”
    看到这个消息,李逸很惊讶。这独孤怀恩可是李渊舅舅儿子,又是朝中工部尚书,封爵卫国公。
    这没理由还要反叛大唐,投刘武周啊,这不跟四九年投老蒋一样?
    “此事是杨伏念亲自交待的,先前独孤怀恩数攻蒲坂不下,被天子屡责,怀恨在心。便跟心腹等谋反,谋引王行本兵及武周连和,与山贼劫永丰仓而断柏壁粮道,割河东地以啗武周。
    可后来吕崇茂叛乱,独孤怀恩被派到夏县也永安王讨伐······”
    按杨伏念交待,独孤怀恩不是想投刘武周,而是想跟刘武周合作,他谋反取关中,把河东割让给刘武周。
    夏县唐军大溃,这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