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精神抖擞,之前一直被叔父李渊恨铁不成钢,就两人纨绔,不学无术,去年跟着李逸去河东,倒是大大涨了脸。他们没打什么仗,但毕竟也是李逸军中总管。
不及道玄、道宗表现好,但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在河东也是当了段时间刺史,回京后皇帝对这两侄儿很是嘉奖一番,“陛下让我们去内库,自己挑选奖赏呢,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陛下许我们仍随你出征,各授一行军总管之职,”李博义笑道:“陛下还授我邓州刺史。”
李奉慈指着自己,“陛下授为襄州刺史。”
“无逸,你欢迎我们兄弟随征吧?”
“欢迎,”李逸笑着道,河东同行后,李逸也发现这哥俩虽有点文不成武不就,但挺直率,执行力还不错,在河东对他也是帮衬不小。
而且有时哥俩这郡王身份也挺好用,想当初李仲文要分兵北上,这哥俩就不鸟总管李仲文,硬要率各自一军跟着李逸一起行动。后来李仲文要强令李逸打介州时,这两兄弟照样坚决站李逸一边。
“这次咱们出征山南,也是人才济济啊,有了两位郡王加盟,那更是如豹添翼。”
行营总管李逸,副总管李世绩,长史李大亮、司马李弘节。
行军总管郭孝恪、李文相、霍玉,然后李奉慈、李博义,
再加上李君羡、常何、牛进达、吴黑闼,连百人旅帅都有梁建方、高甑生这样的未来大将。
这阵容,统兵三万,去打山南那些菜鸡,李逸也是信心满满。
精兵,强将,他这帅强不强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