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367章 南阳豪杰

第367章 南阳豪杰

州坚守一年,不仅屡败敌军进攻,最后还能一举收复并州,以他当时的情况,更加难得了。”
    “王世充侄子王弘烈打过什么仗,甚至领过什么兵吗?苏世长、豆卢褒,又是什么名将吗?”
    他进一步劝说,“如今王世充从襄邓抽调兵马回防洛阳,王弘烈把手下主要兵力也都调往襄阳,
    邓州并没有多少兵,其余诸州县更是空虚。
    许多州县兵,那都是我们地方大族的部曲,甚至从州县衙官吏,到守城壮丁,都大多是我们本地人。
    只要有人带头,振臂一呼,我们一夜之间,就能让邓州改旗易帜。”
    赵家世代跟吕家沿涅水为邻,“我觉得邓六郎说的有道理,如今形势明朗,我们可不能错过。”
    “路三郎一会也来,他也是支持邓兄的。”
    路三郎也是涅阳大族,他家祖上本是朝鲜国相路人,汉武帝时入朝归顺,率部往长安时病逝于半路,武帝表彰,把他的儿子路最分封于涅阳,从此也世代居于涅阳,成为本地大族。
    吕嗣稠目光再望向岑宁。
    “我也支持邓兄。”岑宁族兄虽在江陵为中书侍郎,可他跟族里的老头子们想法不一样。或者说正因族兄在江陵为官,他对江陵这个梁国的底细知道的多些。
    知晓萧铣朝中实情后,很难相信萧铣能够扛的住大唐的进攻。
    吕嗣稠见小伙伴们都统一态度,便点头道:“好,那我们就试一试,事成,咱们拯救家族,事败,咱们大不了一死,或是逃去晋国公军前效力,早晚也还能再打回来。”
    “对,男子汉大丈夫,咱们南阳这些名门子弟,又比别人差到哪去?
    李逸十七岁就能在河东立下不世之功,秦王二十岁就能灭两国,李世绩不过二十一岁,就曾统领十郡兵马。
    咱们这些人,也不能只呆在这乡里。”邓恽激昂道。
    如果他们再不行动起来,
    那他们这些人,就要被王弘烈召去襄阳为质,或是送到洛阳去侍从王世充。
    相比起,已经先后扫平陇右薛举、河西李轨、代北刘武周的李唐,这群郡中豪强子弟,没有一个觉得王世充能赢。
    既然都知道李家是胜利者,那谁还不赶紧站过去呢。
    当然,如果是朱粲那种说话不算话的贼王,说再好听的话他们也不会信。
    可李逸名声,挺不错的。
    ······
    六月初的穰城,闷热如火炉。
    城中邓州刺史府前,刺史张芬从衙中走出,一名高大的壮丁为他打着罗伞。
    “使君,魏王要求的粮草还没征齐,各家都百般推辞,只上缴了小部份。”一名身着浅绿官袍的参军上前禀报。
    “魏王征粮,谁敢抗拒?真以为本官好说话吗,我虽也是本地出身,跟各家也都有亲,但襄州行台追究起来,本官也吃不了兜着走。
    向各家征召子弟去襄阳之事如何了?”
    “回使君,这事各家倒是都响应了,今日各家子弟都已经到了。一会随着这批粮食,一同往襄阳。”
    “去把各家子弟叫来,我跟他们交待几句。”
    张芬脸色不太好看,唐军已经出兵,虽领兵的是个十八岁年轻人,可他一点不敢大意,那年轻人去年在河东孤军立下赫赫战功扬名天下。
    邓州南阳张氏,自称留侯之后,南阳张氏到如今,也成为地方名门。此前张芬出仕隋朝,后来任职洛阳。
    王世充谋攻襄邓,张芬就派子弟回乡,暗中谋划,最后刺杀了邓州总管雷四郎,开城引郑军入城。
    张芬随后也被任命为邓州刺史。
    郑军夺取南阳,再下襄阳,可谁知道唐军能这么快击败刘武周,还收复河东,现在就能出兵洛阳、山南。
    一点缓冲时机都没有,
    洛阳朝廷虽在山南设立襄州道行台,以魏王王弘烈为行台尚书令,让豆卢褒为左仆射,苏世长为右仆射,又以将军徐毅为隋州总管。
    可时间太短,郑军还没能掌控地方,现在皇帝又抽调兵马回洛阳,越发让这个襄州道行台虚弱。
    行台也只好让各地征粮征兵,甚至是征召豪族子弟去洛阳、襄阳为质。
    邓恽站在邓家的粮车前,汗水打湿衣襟,他们这次要是去了襄阳,从此就是被扣押的人质,各家就更无法反抗了。
    不远处,吕嗣稠的袖中藏着把短刀,粮车上还藏有手弩。
    绿袍参军过来:“张使君让各家子弟前去相见,有话要吩咐。”
    吕嗣稠和邓恽眼神相撞。
    上百名地方大族豪强子弟被带到刺史衙门外,
    “尔等都是邓州名门望族子弟···”
    张芬才刚说了半句话,站在他面前的路德突然暴起发难,短刺划过一段耀眼寒芒,狠狠的刺进了张芬的腰肋。
    邓恽也拔短刀扑上,
    吕嗣稠同时冲上去,
    十几名年轻人一拥而上,乱刀刺捅。
    张芬倒在自己的血泊中,
    吕嗣稠迅速割下他的首级高高举起,“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