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25章 司空才是真菩萨

第425章 司空才是真菩萨

   关键是这位还不是皇族宗室,是真正立功一路升上来的。
    前年镇守河东不动如山,去年横扫山南河南其势如火。
    想不到现在亲自来征讨。
    “打开堡门,随我去拜迎李司空。”
    “老祖宗,这外面这么多兵马,到时一人吃一口,我们堡子的粮食也得吃光啊,要不送点粮食出去算了。”
    老白须发皆白,脸上还长着许多老年斑,一把年纪时日无多了,但仅凭他听到的这位李司空在河南颁行的新政,还有今天在堡墙上亲眼看到唐军行军的秋豪无犯,
    他知道天命在唐,时代变了。
    白堡子堡门打开,
    老白带着一众族中子弟乡亲,来到军营前谒见。
    老白还带来了一些吃食。
    形状像是搓断的麻绳,青绿颜色,闻之一股清香。
    “每年只有半个月能吃到的时鲜。”老白献上一筐碾转。
    营中,一众将校们看到此物,也都不觉得陌生,事实上碾转就是一种青黄不接时的救急食物。
    这个季节,麦稍黄,麦子的籽粒也变的饱满,但距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
    青黄不接,百姓没有吃的,
    就会把青麦做成碾转应急,因为此物要用碾加工,故称碾转。
    青麦收回来先脱壳,再炒、晾、去皮,最后在石靡上碾,一粒粒青麦仁就被碾搓成了一缕缕的碾转,
    因是用熟麦仁做成,碾好后就能直接吃,口感微甜还有余香。
    蒜汁凉拌,或是炒鸡蛋也好吃。
    不过碾转不易消化,不能多吃。
    再有就是碾转毕竟是用还没成熟的新麦制成,是迫不得已救急,吃碾麦还是有些浪费粮食的。
    老白给李逸送来碾转,既是时令尝鲜,其实也是委婉的表明,白堡子缺粮。
    老白送来的碾转都是刚碾出来的,还热乎新鲜着,闻着就是麦香浓郁,直接抓着吃确实挺新鲜。
    李逸让诸将一起尝鲜。
    边吃着碾转边跟老白聊天,聊这些年地方上的情况,聊如今白堡子多少人口等。
    老白不住的诉说着时事艰难。
    “饥荒、流贼、匪乱,十年时间,人口损失近半。”老白说还好附近有个霄云寺,困难时还能跟他们借粮,虽说寺中借钱粮,利息较高,可饥荒时还有人肯借粮活命就很不错了。
    李逸问了些霄云寺的情况。
    这座寺庙十年间,寺中田产增加了十倍不止,僧人、净人奴隶、僧田佃户也大增,这些年百姓难以生存,霄云寺反而几经扩建。
    不得不说,霄云寺在这乱世中还真就显得一枝独秀了。趁着乱世动荡,他们大肆高利借粮借贷,然后兼并百姓的田产,甚至让百姓依附于寺庙为奴为佃。
    可许多百姓却反而心怀感激,比起那些直接抢掠的流贼、乱匪,甚至是割据的军头等,起码还能有条活路。
    白堡就也依附于霄云寺,经常借钱借粮渡饥荒。
    李逸得到不少有用信息,白堡没有余粮,可霄云寺挺富有,尤其是有不少存粮。
    附近还没破产的屯堡村庄,大多已经沦为霄云寺的附庸了,辛苦耕种,大半所得,最后都进了寺中,甚至种着种着地,最后还不起债务利息,只能把田地抵给寺庙,成了佃户,有的甚至直接成了奴隶。
    如果把霄云寺抄了···
    李逸暂时打消这个念头,这次首要目标是徐圆朗。
    不过找他们借些钱粮是没问题的。
    李逸让老白替他给霄云寺送张帖子,约他们的人过来一叙,借个几千石粮食。
    “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夏收了,你们今年能收多少麦子?”李逸问老白。
    老白立马叹气,“今年春旱,缺水,麦子长势不好,如今又饥荒,不得已提前把没长熟的青麦割了许多做碾转充饥,
    等夏收,一亩估计也只能收个七八斗,但欠霄云寺的粮要还,借一还二,算上经手和尚要拿的那份,实际借一要还二斗三,而我们当初借一斗,到手只有九升。”
    这还只是借半年,等于借九斗麦,半年后还二斗三。
    但除了给霄云寺还粮,还得给金城县上缴税赋,正税外还有摊派加征,总之夏收过后,收获的麦子,还粮、缴税过后,就基本上不剩什么了,又得继续再借粮过日子。
    种一茬下来,地就得抵出去一些,反正是地越种越少,家族人丁也是越来越少。
    却又无可奈何。
    “我奉旨安抚河南,征讨叛乱、恢复民生,对借贷也是有政策的,私人借贷月利不得超过六分,利息不得累积过本金一倍,不得回本生利。
    借贷须订立契约,并在官府登记,违反政策的借贷,会予以处罚,甚至是没收非法所得。”
    “我会派人审核霄云寺的借贷经营,超过六分的月利部份取消,以往的债务,利息也不得超过本金一倍。
    我会对他们近三年的借贷审核,多收的利息,会让他们退还,我会让他们折成粮食退还给你们。”
    老白听的都呆愣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