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27章 撞死狱中

第427章 撞死狱中

    霄云寺中抄出八千多石粮食,李逸说话算话,让张公谨按寺中抄出的账薄债契,给周边百姓退还一些钱粮。
    最后散出去四千石粮,以及许多钱帛。
    拿到粮食的乡民们难以相信,这天上还真会掉馅饼。
    “王师啊。”
    “从没想过,还有这么好的兵。”
    大业以来,十来年的饥荒、兵灾,见过各种各样的军队,都是征粮要钱,什么时候还有倒给百姓钱粮的?
    更别说还帮他们免除霄云寺的许多债务。
    老白看着那一袋袋的粮食,激动之余,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把一半粮食,献给朝廷王师。”
    “啊?”
    白堡子的乡民们不解,如今青黄不接,这些粮食可是救命粮。
    老白道:“若没有李司空,我们一粒粮食也拿不回来,甚至夏收后,收获的麦子,大半也要给霄云寺。
    而如今,我们得了这么多粮食,夏收后还不用再拿粮给寺里,这里外就少了许多负担了,
    做人要知道感恩。”
    “拿一半献给朝廷,我们不也还留了一半?”
    在这位老当家的决定下,最终白堡子族人们同意把刚到手的粮食,再献一半给官军。
    老白还找了其它堡子的族长族老们,跟他们提议献粮。
    一群老头子坐一起嚼着碾转,也觉得老白说的在理。
    于是乎,最后都决定把刚到手的粮食,再拿一半献给朝廷。
    李逸听到消息后,有点惊讶。
    乱世粮食胜过黄金。
    这些老头子们倒还真是挺睿智,这粮一献,那就是还了很大一个人情。
    “收下吧,”
    李逸让宋义拿来纸,
    铺纸磨墨,
    李逸给这些乡老们一人写了一个横幅,可以做成匾,以表彰他们的忠义之举。
    送出去的四千石粮,又回来了两千石。
    李逸在霄云寺打个野,得了六千石粮。
    一个士兵一个月六斗口粮,这六千石粮够一万人一个月口粮呢。如果从后方转运这六千石粮,人吃马嚼还得消耗许多。
    赚大了。
    “徐圆朗的军队呢,怎么一直没见?”
    李逸率军进入兖州,顺菏水拿下了金乡和方与两县了,也没看到徐圆朗的军队。
    “估计是自知不是司空的对手。”
    “既然他不来,那我们就寻他去,逆泗水河而上,直奔兖州。”
    谭州、平陵城。
    李义满接到行军总管盛彦师的命令,让他前去须昌会面。
    “叔父,不能去。”李武意劝说。
    “这趟得去。”李义满可以不理会王薄,但盛彦师相召他得去。
    “我点选一千人马,护卫叔父前往。”
    李义满摇头,“我去是跟盛总管解释,又不是要去打仗,带那么兵多去做什么,如今青黄不接,州中无粮,一千兵远赴须昌,这路上粮食耗费太大,实无必要。”
    “可若是他们要对叔父不利?”
    “我相信盛总管不是不讲理的人。”
    李义满只带了二十骑,便赶往须昌城。
    从平陵到须昌,三百余里,李义满一把年纪了,昼夜兼行,走了五天才到。
    当他赶到须昌城时,
    发现须昌城已被攻下。
    “张青特不见徐圆朗派兵来援,反而等来了他留守济州的儿子被押到须昌城下劝降,
    张青特便半夜突围逃跑了。”
    和盛彦师会面后,盛彦师解释了一下须昌这么快拿下的原因,关键还是淄州刺史刘兰成比较了得,
    他率兵北上济州,很快就击败了伏德和张青特的儿子、部将们。
    “刘刺史虽曾是书佐出身,但用兵确实了得。”
    李义满当然也知晓有个疯书生刘兰成,这家伙本来大业年间是鄱阳郡书佐,后来回到北海郡老家。
    恰逢流贼綦公顺领兵来袭,三万流贼日夜攻打,眼看城池将破,刘兰成主动站出来,挑选了一百多骁勇壮汉为敢死队,半夜出城,主动突袭敌营,
    流贼大乱,城中守军趁势杀出,綦公顺落荒而逃。
    事后,本该论功行赏,可刘兰成反被妒忌,居然有人提议要杀了他,虽然最后没被杀,却也被夺了兵权。
    刘兰成一气之下,只身逃出城,追上綦公顺,甘当他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拉着綦公顺又打回了北海,他只带着一百多人的敢死队,故布疑兵,成功抄掠了北海上千头牲畜。
    过了一个月,更是只带着二十人,就夺取了北海城,但他夺城后,并没有屠杀报复之前排挤他的那些人,而是给他们钱粮,客气的把他们送走了。
    后来海陵贼帅张君相率部五万人来争北海,綦公顺吓的想跑,刘兰成却劝说綦公顺选五千精锐主动奔袭。
    距敌营五十里,刘兰成胆大包天的带着二十人,伪装成敌军,帮着外出抄掠的贼军运东西回营,摸清了敌营情况,半夜杀进敌营,直奔藏君相的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