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31章 十日之约

第431章 十日之约

挖壕沟做役,
    做满二十天,放回家。
    当然,也没有遣散费这些,他们跟曹州遣散的那五万人不一样。他们身份是俘虏,不是官兵。
    “全放了?”刘世彻惊讶。
    李逸道:“不放了,留着干嘛,还得耗费粮食。现在粮食宝贵呢,可不能这般浪费。”
    刘世彻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脑子里还是原来隋末大乱后地方豪强混战的那套,
    得抢地盘,得养兵马,兵马强壮者,自然就能成一方豪雄。
    可现在李逸并不需要这些地方杂兵。
    “兖州还没下,不是应当先留着这些兵吗?”
    李逸只是笑笑,让参军们去宣布他的命令。
    一众俘虏们听到这命令,也有些惊讶,自被俘后,一直忐忑不安,不知会是怎么处置。
    如今这个处置,挖壕沟二十天,就能放回家,甚至这二十天还算是已经完成今年的朝廷正役?
    而当每天挖土的量定下来后,大家觉得并不算重,只要不是故意偷懒,都能完成,那就一天有两顿饭吃。
    而如果超额完成,还有相应的小米奖励。
    还有这样的好事?
    他们可是俘虏啊,怎么弄的好像是朝廷征召的民夫?
    带着几分怀疑,第一天结束,这群俘虏把自己挖土换得的木筹,在营中参军们那里去换饭,
    还真就如数给了。
    完成规定任务的,一块蒸饼,一大碗粥,还有几根咸菜。而超额完成任务所得到的木筹,十根可以换一升小米。
    不少人手里头有那么三五根,也有少部份人手里有七八根,甚至十来根的。
    十根木筹换一升小米。
    还是脱了壳的粟米。
    “真能换吗?”
    “你现在要换?也可以离开时一起换,随你们。”戴着黑色幞头穿着圆领袍的一名参军回复。
    赵胜看了看手里恰好十根筹子,
    “能换其它的吗?”
    “十根木筹一升小米,或是二十文铜钱,也可以换两块胡饼。”
    赵胜想了想,“我换一升小米。”
    递过去十根用汗水换回来的木筹,那位参军则量了一升小米,装满,还特意震了几下,刮平,再抓了一小把,堆了个小尖。
    赵胜接过这升黄灿灿的小米。
    自从在任城被俘后,他暂时一无所有了,铁甲、马匹、武器,连身上的钱,珍藏的几件金银首饰,全都收走了。
    除了一件破旧的戎服,啥也没有。
    现在,他又拥有了一升小米。
    拿块破布好好的包好这升小米,感觉整个人踏实了不少。
    一群战俘看到真给换米,不由的惊叹。
    接着也有几人来换。
    也有许多人想换,筹码不够,得满十根才能换。
    第二天,
    挖壕沟的俘虏们明显积极多了,基本任务量不变,但超出来都能换木筹。
    刘世彻跟着李逸巡视,
    对这场面很陌生,甚至有点想不明白。
    “这些人是战俘,让他们挖壕沟也是应该的,为何给了他们饭吃,还要额外给奖励?甚至还要算他是在服正役?”
    李逸指着那些很积极在挖土的俘虏,“你说他们是什么人?”
    “俘虏。”
    “还有呢?”
    刘世彻若有所思。
    “这些人是战俘没错,可也是百姓,兖州平叛后,要恢复秩序,重新生产,
    这些人回到家乡,也仍还是朝廷子民,是朝廷课丁。”
    这又不是什么獠蛮、胡夷。
    现在宽待点,接下来战后恢复也会容易一些。
    一连挖了三天,
    俘虏们越干越有劲,现在基本上每人每天,在完成任务后,都还能再挣个一升小米两升小米的,甚至有人能挣上三升的。
    李逸说话算话,该多少就奖多少,凑满十根签子就换一升小米。
    拿到了小米,他们可以自己煮饭加餐,也可以再拿来换成钱、绢等。
    城头上,
    徐圆朗看着城外这挖壕沟的火热场面,
    唐军也不攻城,就这么围着挖壕沟,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壕沟挖成,那他们可就成了瓮中之鳖。
    这是要困死他们啊。
    徐圆朗愁眉难展,现在他恨死了刘世彻,早知道就不用此人了,狗贼,居然拿任城和他一万五千兵马,还有他长子献给李逸。
    三面挖壕堑,东面又是泗水河。
    出城攻击,他又不敢。
    李逸的威我太响亮,而且唐军比他还多。
    只能等,希望援军能来。
    七天过去,
    城外三面的第一道堑壕已经挖成,现在他想出城袭击都难了。
    只余东面没挖壕堑,可有一条泗水河拦着。
    第八天,
    又有一支唐军从北面抵达,打的是淄州刺史刘兰成的旗号。
    他们抵达后,
    很快有人送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