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62章 北境三王

第462章 北境三王

    李逸家的养猪业这几年搞的很红火,采用的是圈养为主,不论公的母的,小猪时都会阉了,这样猪不仅长的快,而且肉质好没骚味。
    加上精选的乌金猪等数个好品种,李家的猪现在长安都畅销,已经有后来居上,反超京兆韦氏养猪业了。
    无极堡下,
    李家的青壮部曲正在杀猪,从猪场圈里挑那二百斤左右的肥猪,四蹄绑上,板车拖来。
    护院充当屠夫,拿着尖刀给猪挨个放血,下面放个木桶接血。
    十里八乡的乡党蜂拥而来,比平时两日一集的赶场还热闹,到处是人。
    烂肉面管饱太有吸引力了,
    携老扶幼,
    乌泱泱的人群赶来,每人还自带了碗和筷子,就怕到时李家碗不够而吃不上烂肉面。
    “这么多人来,这吃的上烂肉面吗?”
    “这一头猪也出不了多少肉啊。”
    有李家的管事听到了就大声笑着回道:“今天,咱王爷说了,杀一百个大肥猪,全是二百斤往上的。”
    “一百个大肥猪!”
    无数人倒吸一口凉气,惊叹万分。
    这两年虽说物价在降低,猪肉也不比羊肉贵重,但毕竟是肉食,在长安如今斗米还要百钱的今天,
    猪肉也还得五十钱一斤,像是五花肉这种好位置的肉,卖的还要贵点。
    除了罗家堡的村民,一月能吃上几回肉,附近乡党们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肉啊。
    别看十里八乡的乡党,现在大多数帮李家养猪,免费收李家的猪崽,辛苦养一年,也能有两头大肥猪,可这猪谁舍得杀了吃吗?
    那都是由李家回购,他们屠宰销售,或是年底做腊肉的。
    过年了,买点猪头猪脚,或是猪下水就能过个肥年了。
    “咱阿郎今天还准备了一百多石白面呢。”
    “不够还有,总之,今天烂肉面给乡党们管饱!”
    大家惊叹之余,又满是兴奋。
    烂面面管饱五个字,让他们不由的咽口水。
    “武安王真仁善!”
    “太大方了。”
    一百个肥猪,一万多斤白面,那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一笔财富,而今天武安王只是请大家免费吃个流水席。
    “咱们李公向来如此嘞。”
    “就是。”
    今天的规矩是来了就有,不管是良民,还是没有户籍的部曲佃户,就是奴隶、乞丐,你来了也照样吃烂肉面,但有一条,现场管饱,但不能打包带走。
    这份豪爽,
    也引爆了这秋日里的十里八乡,
    一乡五百户,八乡就四千户,差不多是两万余口。
    实际上,今天来的人,只多不会少。
    李逸在无极堡的堡墙阁楼上,陪着李世民散步,站的高看的远,站在高高的无极堡墙上,
    能够看到下面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的热闹。
    “你今天可是破费了。”李世民笑道。
    “难得回乡一趟,请乡亲们吃碗面也是应该的。”
    人太多,李逸又招手叫来家将宋义,“多派部曲家丁,还有咱家的佃户去维持下秩序,别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把人都分散点,告诉大家今天会多设些点打面条,人人都有份。”
    宋义道:“来的人太多了,还有许多人赶来。”
    要不是今天回来才放出消息,只有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能赶来,只怕人还会更多。
    “人多不怕,反正也不是办啥大席,再杀一百头猪,从磨坊多拉些面粉来,让咱家的家丁佃户都动手帮忙杀猪、擀面条。”
    “好嘞。”
    人太多,擀面条也是个大工程,李家今天也是发动许多人齐上阵,面粉加水和面,拌硬后就用木杠压软,反复挤压后,擀平,拿铡刀铡面,铡成韭菜叶宽,
    下大锅煮熟捞出过凉水,再浇上煮好的烂肉,美味即成。
    这看似简单,可量大,也不易。
    “你这一场流水席下来,得百万钱不止啊。”李世民道。
    “钱这东西赚了就是花的,存在地窖就没啥意义。”
    漫步堡墙之上,
    刚建的时候,李逸觉得这堡子好高好大好雄伟,
    如今几年过后,
    再回头看这堡子,觉得挺小一堡子,不过是个大院落四面垒了高墙,上面修了几座阁楼而已。
    “北方已定,关中的百姓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你看这滈河岸边稻穗沉沉,今年会是个丰年。”
    “可仍还是许多百姓吃不饱饭,东南半壁江山还没统一呢。”
    两人聊着天,
    李世民直言,“虽然我没有你那么看好孝恭和李靖他们,觉得一年就能收复整个东南,但如今北方已定,南方确实也不用太久就能平定,我所担忧的还是突厥。”
    长平王李叔良战死边疆,
    这事透露一个信号,大唐和突厥的冲突在升级,而郑元璹、长孙顺德等几拨唐使,到现在都还扣押在突厥汗庭,
    都说明形势越发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