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63章 皇帝赐下两碗面

第463章 皇帝赐下两碗面


    如今李孝恭勒兵围江陵城,梁军一时想征召勤王也来不及了。
    李渊抚须哈哈大笑。
    在山南布局多年,如今终于收割了。
    他也知晓,之前李瑗、李孝恭在山南都没什么大进展,还屡屡兵败失地,如今却这么猛,更多的还是李靖这个长史的功劳。
    “打的好,让他们勿要松懈,定要趁胜速战速决,早日拿下江陵。”
    “下诏,册封河间郡王孝恭为赵郡王,加封食邑至万户。永康县侯李靖晋永康县公,各赐绢千匹!”
    “陛下,燕郡王李艺上书,请求入朝任职,侍奉陛下。”
    李渊思索着,
    当着几位宰相的面,他直接问道:“你们说燕郡王自请入朝,可是真心实意?”
    萧瑀直言,“臣以为,李艺自请入朝,只是表明姿态,若是朝廷真令他入朝,或许他又不愿意。”
    北地三王,向来都是割据一方,虽说李艺很早就主动归附,可一直以来,朝廷也并没能真正的控制到幽州。
    现在可能也只是感受到朝廷统一河北,所以才这般自请入朝。
    李渊抿了口茶。
    “如果李艺是真心想入朝,那朕倒是想让他在幽州多镇守几年,可若只是假意试探,那朕就不能让他再回去了。”
    “诏拜燕郡王李艺为左翊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
    “调庐江王李瑗接替为幽州大总管,以右武卫将军、彭国公王君廓为幽州大总管府长史,协镇幽州!”
    李艺想试探朝廷,李渊就干脆顺水推舟,把李艺留在长安。
    反正是你主动请求入朝的,你敢再反复?那皇帝到时可就师出有名了。
    跟李渊玩这些算计,李艺无疑还是差太远。
    议事结束,
    皇帝留宰相们吃饭,赐堂食。
    饭菜传上来,让宰相们有些意外,居然是一碗面。
    大海碗里是韭菜叶子宽的手擀面条,上面浇着肉沫。
    “烂肉面,浇的羊肉。”李渊一边剥着蒜,一边笑道。
    宰相们倒也不觉得有啥特别的,端起面开始搅拌,萧瑀和陈叔达两宰相是南方人,吃面不吃蒜。
    而皇帝跟裴寂、封德彝他们吃面却是要先剥上几瓣蒜,吃面不吃蒜滋味少一半嘛。
    其实皇帝宰相们的饮食习惯,也跟民间差不多。
    夜幕降临。
    无极堡的流水宴也总算结束了,
    乡党们吃了个肚皮溜圆,但没人急着回家,都三五一群的聚在无极堡下聊着天。
    正好天气凉爽,
    饱食之后,或蹲或站,望着河边的水稻,那个满足啊。
    不过这个满足似乎也没持续太久,
    有人开始跑桥头的茅厕,如今这茅厕可比李逸最开始修建的又升级了,更大,更干净卫生。
    不少乡党平日里稀粥野菜,真是吃糠咽菜,肚子没油水。结果今天放开肚皮吃烂肉面,一吃还吃好几大碗。
    舒服是舒服了,
    可肚子一时承受不住。
    不少人开始跑茅厕拉肚子,
    一趟跑完,没一会又跑一趟。
    桥头茅厕虽说升级了,街市上隔一段也有一个公厕,但还是爆满了。
    等不及的人,就往田里跑。
    李逸刚开始听到报告,还以为是卫生不干净,大家中毒了。
    后来还是罗三跟他说这只是肚子一时吃不消,拉几次就好了。
    这弄的李逸有点无语,他倒是忘记了这茬了。
    赶紧让罗三去无极药肆,让药师配些药,拿回来煮,给拉肚子的这些乡党们吃。
    好心办了坏事。
    不过乡党们倒没人会怪李逸,只是恨自己肚子不争气,好不容易吃这么多好的,肚子留不住。
    一顿饭吃掉二百头猪,三万斤面粉,大唐要是有吉尼斯记录,那绝对要创纪录。
    天暗淡下来。
    天使突然驾到。
    “今日陛下与宰相们廷议,结束后赐了相公们堂食,因秦王和武安王今日不在长安城里,便特让奴婢将赐食送来。”
    精美的紫檀食盒打开,
    宦官从里面端出来两碗面,精致的邢窖白瓷烧制的白瓷大海碗,里面是铡面,浇的羊肉沫,有葱花、韭末。
    像极了今天无极堡吃的烂肉面,只是猪肉换成了羊肉。
    最特别的是皇帝送来了两碗,一碗给李逸,一碗给李世民。
    皇帝这是要告诉他,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尽在皇帝掌控之中,不仅是他搞这万人流水席,也包括秦王来私会?
    “快马送来的,面还没坨。”宦官笑道。
    除了面,皇帝还有一道旨意给李逸。
    是诏令李逸开国开府,设立国官府佐的。
    他这位武安郡王,可置国官府官各一套班子,武安王国可置家令一人、大农、尉各二人,典卫八人,舍人二人,另庙长、食官长、学官长、厩牧长,各一人,丞各一人,典府长、典府丞等各一。
    武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