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65章 日供斗酒马宾王

第465章 日供斗酒马宾王

做成玉米饭还是玉米糊,都不太好吃,但也能填饱肚子,产量不错,对地、水、肥要求也没那么高。”
    “咱们家种棉花,老是被官员们劝说占用了田地,影响了粮食收成,弄的我们一直没法多种,
    棉花的采摘、去籽加工、纺纱织布等都较为麻烦,但织出来的棉布,倒是依然深受欢迎,价格也还一直是居高不下,一匹细棉布能值五匹上等白绢。”
    李逸听罗三娘一点点的说着,
    她对家里这些产业掌握的很全面,能够摆出数据做支撑。
    “咱们的养猪业,特别是跟乡民们的合伙养猪还顺利吗?”
    “嗯,这两年咱家这养猪产业翻了很多番了,特别是这合伙养猪推广后,发展很快。
    仅是通过养猪获得的那些猪粪肥,给我们的粮食亩产增收了不少。”
    养母猪卖猪崽,供应猪肉,腌制腊肉,发展迅猛,利润也挺可观。
    最关键的还是,不仅李家养猪赚钱了,还带动着百姓也都增加收入了,李家有养猪的技术工人,还有专门的母猪的产后护理这样的课程,
    有专门的兽医团队支持,阉割、治病,为这产业保驾护航。
    传统的京畿养猪大户京兆韦氏还主要是散养放牧猪群,李家现在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合作、圈养模式。
    李家的很多产业,跟李逸一样,不走寻常路,但确实都很成功。
    就连曾经一度要放弃的腐竹作坊,这几年随着李家地位的迅速提升,这腐竹生意居然还又越做越多,如今不仅是遍地开花,还畅销各地,甚至卖到突厥草原去了。
    这玩意现在做的人不少,没那么暴利了,可市场需求也还是挺大的,规模化经营后,仍有可观的利润。
    饭后,
    李逸找来罗三。
    “圣人让我开国,表奏国官。我想让三叔来做我的家令,视从七品。”
    罗三是家令,郭二郎是大农,而马周是尉,管家富安、账房平安则也分别是大农和尉。
    “家令是做啥的?我当不了官的。”
    “三叔不用担心,武安郡王国的家令,其实就相当于是大管家,大农和尉,也都是管家。”
    罗三他们本就是李逸家的管家管事,加了个国官头衔而已。
    倒是被喊来的马周,听说授他为武安郡王国的尉,有些意外。
    “马先生愿意否?”
    马周愣了会神,“郡王如此赏识马某一介落魄书生,感激不尽。”
    他是来自河北博州的一个二十岁年轻书生,家贫,可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挺有才华,尤其精通诗经、左传,只不过有点怀才不遇,放荡不羁,又好饮酒,不被乡人所尊敬。
    李逸在河北博州时,也听说了这么一个有才的放荡书生,马周的大名他可是知道的,史书记载的贞观名臣嘛,一介布衣却成为太宗宰相。
    论出身,马周跟刘仁轨差不多。
    刘仁轨还好歹得到任瓌的任用,马周却是还没找到伯乐。
    李逸把马周请来做了自己门客,
    这次便干脆让他做自己的国尉,国官里的尉,主管的是护卫这块。虽说仅是视从九品,但好歹也是有了正式的一份职掌。
    “宾王兄可愿意担任尉一职?”
    “多谢郡王信任,马周愿意一试。”
    李逸也愿意提携那些有才华的人,不论是怀才不遇的年轻人,还是因出身贫寒而没机会者,他不介意提携一把。
    “以后我的文书这块,也还要多劳烦宾王兄。”
    “郡王能信任马周,是我的荣幸。”
    李逸跟马周相处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二十刚出头的马周,除了好喝酒,其余没什么缺点。
    文字功夫很不错,可就因出身普通,无人提携,因此也只能在乡里怀才不遇。
    李逸愿意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只想着好好展示才能,不说将来能被李逸认可,向朝廷举荐他,起码在李逸这里做事,有份很丰厚的报酬。
    不说钱绢月粮这些很丰厚,还提供衣装费,车马钱,甚至每日还特供他酒一斗。
    门下省的待诏,惯例都只有良酒三升。
    河东大儒王通之弟,曾被称为神通的王绩,朝廷征召前朝官员,他以隋朝的秘书省正字原官,街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特别赏识他,破例给他由良酒三升加到每日供良酒一斗,人称斗酒学士。
    王绩可是打小被称为神童,后来官至秘书省正字,虽说官不大,但名声大啊,
    这样名动天下的才子,也才能享受每日一斗美酒待遇。
    他马周现在寂寂无名,武安王却也愿意每日供一斗酒,还赠他良马代步,马周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武安王效力。
    李逸把自己的国官班子,几十号官吏,拟了个名单,把李家的一众管事都安了个视品国官吏的头衔,然后把名单上表朝廷。
    得到任命的李家管事们都挺兴奋。
    请收藏本站:.d884.icu。手机版:m.d884.ic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