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一整个星兽国度,一百多个引力级星兽,十几个暗力星兽,一个空间级的星兽,全部都在向那颗恒星汇聚?
那颗恒星到底有什么魔力?
以及……这其中有没有我能利用的地方?
李青松心念电转,终于做出决定。
通过超距通讯,属于李青松掌控之下的,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些无人探测飞船、卫星、望远镜等,同样开启加速,向着那颗恒星飞了过去。与此同时,各种深空探测装置同样调转朝向,对准了那颗恒星。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间隔约5.5光年的探测,并没能探测出什么情报。
那颗恒星在深空望远镜的镜头之中仍旧影影绰绰,看不清细节。
这很不正常。5.5光年的距离可以算是很近了,一颗恒星,怎么也不可能看不清楚。
带着心中的一点疑惑,李青松默默等待着。
几个月的时间后,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批深空探测装置机动到了合适的地方,将距离缩短到了不足1光年。
新一次观测随之开始。
当新的观测资料到来之时,李青松再一次震惊。
他总算搞清楚之前的深空探测为什么效果不好了。
这哪里是一颗恒星,它分明只是一颗行星而已!
它的半径仅有5000公里左右,比地球还小。但不知道为什么,它表层却全部被炽热的岩浆——不,那不是岩浆,而是更高温度下物质被电离而形成的等离子体。
它的温度极高,亮度也极高,这便让它看起来如同一颗恒星一般。又因为体积太小,所以之前的观测并不能将它看清楚。
可是……一颗行星而已,是如何维持表面如此之高的温度的?
如果是地球,地表温度这么高的话,那么物质早就逃散了。因为更高的温度意味着更高的粒子动能,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和游离电子的速度会更快,早就超过行星的逃逸速度,早就逃逸走了。
但很显然,这种事情并未出现在这颗行星上。
不仅如此,它的温度和亮度似乎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升高。
相比起刚刚观测到它时,仅仅几个月时间而已,它的表面温度便提升了至少一千摄氏度!
这颗行星莫非是人造的?
李青松脑海之中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一颗伪装成了恒星的人造行星?
还未等李青松将事情想明白,他便看到,第一批赶到这颗恒星周边的星兽出现了。
那是一群暗力级的星兽。
近千万头庞大狰狞的星兽如同决堤洪水一般向着那颗“恒星”冲了过去,仅仅几天时间而已,便机动到了它附近。
但下一刻,李青松便观测到了极为庞大的能量爆发现象,以及众多源自空间层面的波动现象。
又是仅仅几天时间,那一群比之前围攻李青松的暗力级星兽还要更加庞大的星兽群体便彻底消失,再也看不到了。
这是……全灭了?
如此看来,这颗“恒星”所意味着的力量也是超越了暗力级别,达到了空间级别的?
一个空间级别的存在,闯入到了星兽国度之中?
这……
一个惊人的猜想从李青松脑海之中浮现,但无法确定。
又过不久,更多星兽群体赶到了这颗“恒星”边缘。
这一次的星兽数量就更多了,类型也不相同,有引力级别的,有暗力级别的。但不管什么级别,它们的行为全都一致。
一旦出现,便立刻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亡命向着那颗“恒星”展开冲锋。
一时间,那颗“恒星”周边全部被猛烈的能量释放过程占据。再加上接连不断的空间层面的波动,如同一整颗星球都被迷雾笼罩了一般,更是影影绰绰,看不清楚。
又过了一段时间,又一颗“星球”出现在了它旁边。
那是那头空间级星兽!
它的“身体”舒展开来足足有上百万公里,表面则凹凸不平,厚薄不一,有的地方仅有几十公里,有的地方则厚达数百公里。
除了宏观层面的凹凸之外,它上面还有更多细小的,似乎是身体结构,又似乎是星兽所特有的“器官武器”的装置。
这“星球”周边同样有着层层“迷雾”。
它一出现,所有其余星兽便立刻向它汇聚,然后在它的带领之下,同样向着那颗“恒星”展开了猛烈冲击。
源自空间层面的波动愈发剧烈,甚至于将两颗“星球”完全笼罩,再也无法从外界看清楚状况。
如此持续了几个月时间,忽然间,李青松观测到了一种十分特别的东西。
中微子!
大量的中微子!
从其方向来看,它很显然是从行星级“恒星”和那头空间级星兽的战场核心方向释放出来的。而从其数量和能量能看,它的特征似乎符合超新星爆炸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