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137章 寻亲事

第137章 寻亲事

    在平日掌灯后沈氏若不出去,院里下人就能轮班歇着了。
    但若沈氏回来的晚,屋里院里就都不能歇,连茶房灶房都不封火。
    环环慌忙跟香芸跑了,梨月几个也赶回厨房,要预备宵夜点心。
    正房院灯火通明,三等丫鬟都提羊角灯,婆子们也拿着明瓦灯笼。
    沈氏换了身玫红缎子珍珠扣对襟衫裙,扶着丫鬟匆匆走下台阶。
    临去还嘱咐赵嬷嬷,若是国公爷回来,让他快些来鹤寿堂。
    梨月站在厨房院门口,看她们乌泱泱赶了去,还以为老太太如何不好。
    倒是门房的传信婆子,走来厨房里讨点心吃,告诉她们几句闲话。
    “我风言风语听了一耳朵,老太太这般动怒,是为了宁二小姐婚事。前阵子大小姐婚约,是太太做主定的,老太太已有些不乐意。如今轮到二小姐说亲,老太太打算自做主寻门好亲。谁料国公爷将二小姐许配了荣国公府。老太太嗔着不曾与自己商量,就生气恼了起来。”
    梨月这才恍然大悟,不由得点了点头。
    宁二小姐这些年,常在宁老太君跟前尽孝,对鹤寿堂丫鬟都格外巴结。
    宁老太君平日对她也算疼爱,毕竟是有血亲的祖母。
    不似二房三房的小姐,与宁老太君只是面子恩情。
    这些天宁二小姐被禁足,其实是瞒着宁老太君的。
    只说宁二身子弱中了暑热,要好生在院里养一养。
    她为了婚事攀高枝上蹿下跳弄鬼儿的事,宁老太君还曾不知晓。
    因此宁二小姐在祖母的眼里,还是那个柔顺和婉的姑娘。
    老太太身子不适,眼前不见她来请安,还时常赏果品过去。
    甚至于昨日传府医诊脉,老人家还叮嘱顺便给二丫头也看看。
    宁老太君其实没什么大病,只是腰腿沉重的老毛病罢了。
    但全府人几乎都知晓,她老人家的病是为何昭仪生辰闹出来的。
    立秋本是何昭仪生日,但是庆贺千秋的宫宴临时取消了。
    所有宫中嫔妃都穿素服,撤装饰钗环,去佛堂拜祭宁淑妃。
    好好的生日庆典要去祭祀死人,何昭仪特别愠怒不悦。
    又知晓宁淑妃追封的祭奠仪式,是宁元竣与司礼监共同商议的。
    她自是嗔怪宁国府的人不懂事,不知晓个轻重缓急。
    她晋位贵妃的事,宁元竣在朝中半个字不提。
    表侄儿不但不支持她晋位,竟然还连寿礼都不送了。
    看这个意思,难不成宁国府打算与她断了亲戚往来?
    宁国府与临江侯府本是姻亲眷属,宁老太君更是她嫡亲姑母。
    何昭仪简直不敢相信,姑母会纵容孙儿做出这等事。
    这不只是打她与五皇子母子的脸面,还把她娘家临江侯府也踩下去了。
    何昭仪一气之下,写了封信给临江侯,让兄长去宁家问问姑母。
    妹妹没能当上贵妃,临江侯也是心中不悦,上门来就没有好言语。
    当初送妹妹入宫,是姑母宁老太君的意思,她老人家可是大包大揽。
    如今妹妹没当上贵妃,宁家怎能撤手不管?
    宁老太君看见侄女的书信,越发的焦急烦闷,病得都重了些。
    奈何宁元竣这个孙儿不听劝,老太太再急也是没办法。
    宁老太君在鹤寿堂养病,思来想去许久,才想出个万全之策。
    能让宁国府与临江侯府,成为代代割不断地姻亲关系。
    临江侯嫡妻夫人无所出,三个儿子全是庶子,而且都已成婚了。
    何家长子今年二十七岁,好巧发妻年初病故,正等着要续弦。
    宁老太君思量此事,想着宁二小姐与侄儿的长子做续弦,倒是正好般配。
    这门亲事若能做成,宁国府便可多与宁二备些嫁妆。
    临江侯府拿着这份银钱,也好补贴宫中何昭仪用度。
    这样既可以维持宁、何两家姻亲不断,还可免了宁家往宫中送礼的尴尬。
    宁老太君前思后想,觉得这桩事算得上两全其美。
    正巧这天傍晚,宁夫人与二房三房太太,都在鹤寿堂请安。
    宁老太君当着儿媳们,便提起宁大、宁二两位小姐的婚事。
    “大丫头的婚事已经定下,过不得几日就要行纳吉之礼。婚事虽算不得上等,但你们母女乐意,勉强也是门当户对。如今二丫头不小了,婚事也该早早寻起来,别等到她姐姐那般迟晚,只怕寻不到上等婚姻。”
    这话仍是对长女婚姻不满,宁夫人垂着眼睛不动声色。
    宁大小姐是她亲生女儿,婚事不容旁人插手,老太太的话她不能全听。
    但庶女宁二小姐就不同了,若老太太执意要插手,她这个嫡母不好违拗。
    如今宁二婚事已经定了,她不想让宁老太君反对,只好指着儿子说话。
    “老太太说的正是。二丫头的婚事,我已经托付了元竣。他做兄长的夸了海口,要给二妹妹寻个正经好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