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151章 锦鑫堂

第151章 锦鑫堂

    宁夫人回到锦鑫堂,款步进了正房,丫鬟红绒端茶跟进去。
    秦嬷嬷等人也跟过来了,挤在门廊下头焦急万分。
    锦鑫堂院里从没这么热闹过,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四大执事房的丫鬟婆子,凡听说裁撤这桩事的,都急吼吼跑了过来。
    都是府里半辈子的奴婢,突然听说差事被裁撤,谁能不着急?
    “府里千数人的吃穿用度,都靠几个执事房照应。咱们早来晚走当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们如何成了吃闲饭的人了?”
    “必定是二房三房太太出的馊主意,她们太欺负人了!太太执掌中馈几十年,不曾亏待过二房三房院子!”
    “我们这些人,要么是府里家生子,要么是死契买来的,只想一辈子在府里伺候主子。若府里无故裁革我们,让我们上哪里寻活路啊?”
    “太太,家有千口主是一人,您老人家可得给我们做主!”
    “请太太明鉴啊!”
    平日锦鑫堂是最讲规矩礼数的,别说是普通丫鬟婆子,便是掌事嬷嬷管家娘子,进了院也得低头闭嘴。
    现在事到临头顾不得命,大家忍不住七嘴八舌,好些人都咧嘴哭了。
    宁夫人进屋后半晌没动静,不知是在吃茶还是在更衣。
    过了好半日的工夫,红绒俏生生挑起帘子,高声劝大伙儿稍安勿躁。
    “各位婶子大娘先静静。太太掌家几十年,何曾亏待过底下人?旁人便不知晓,你们差办事的应该知晓!天大的事情来了,也等太太吃口茶慢慢料理,大伙儿急的是什么?”
    红绒是宁夫人贴身丫鬟,虽是十七八小姑娘,说出话来却管用。
    满院子人立刻静了下来。
    又过片刻时辰,锦鑫堂管事孙财家的,也迈步出了屋门。
    “太太刚说了,裁撤执事房不等于撵人,咱们宁国府上下许多人口,仍旧得吃饭穿衣。只要你们老实办差不厮闹,太太自会把差事安排好,月钱更是不少了大伙儿的。”
    孙财家的是宁夫人头等心腹,她的话与太太的话没差别。
    其实大多数人的心思,只要不被发卖,不调去田庄,能保住月钱就好。
    听了这句话,大伙儿悬了半日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头。
    虽然心头还是忐忑,但总算有个主心骨,便慢慢散了出去。
    孙财家的把底下人劝散,这才朝秦嬷嬷她们招手。
    “你们只进来一个人,太太有话吩咐。”
    论起四个执事房,秦嬷嬷最为德高望重,自是推她进去。
    秦嬷嬷擦着脸上的油汗,抬手掀起湘妃竹帘儿,跟着孙财家的进屋。
    穿过锦鑫堂正厅,挑起雕花月影珠帘,来到碧纱橱内小厅。
    眼前横放着紫檀雕花贵妃榻,铺陈着织金缎枕褥。
    宁夫人坐在榻上,半闭着双目,歪头揉着额角。
    她已换了家常月白银线滚边对襟长衣,与茶色潞绸螺纹裙儿。
    头上撤了金翠首饰,用秋香底绣花帕包着发髻额头。
    方才在鹤寿堂,她是勉强压着怒火,这口气至今未销。
    额上皱纹越发的明显,连白发都多了几根。
    贵妃榻牙板旁边,摆着个掐腰梅花小几。
    定窑白瓷小茶盅,旁边撂着宁国府的两块对牌。
    六寸长两寸宽,精致竹片制成,清漆刷的透亮,摩挲成了琥珀色。
    竹片上方刻着云纹头,中间嵌着象牙,刻着宁国府三字。
    小小两个牌子,象征着宁国府的内宅之权,握在她手里二十余年。
    宁夫人十五岁嫁入宁国府,二十多岁执掌中馈。
    那时宁家三代主母同堂,老祖母越过宁老太君,令她这孙媳妇掌家。
    大约就是知晓她婆婆,不是宗妇掌家的人才。
    这些年来她执掌着家务大事,这婆婆在背后没少掣肘生事。
    从宁元竣与沈氏的联姻,到送临江侯府何昭仪入宫分宠。
    越是这等家族兴亡的大事,宁老太君越是固执己见,半点不听人劝。
    老国公是至孝之人,绝不违拗母亲偏向妻子,对母亲的话奉若圣旨。
    宁夫人闭目静思,宁国府眼前的麻烦,大半儿与老太太相关。
    宁老太君的心意,宁夫人再清楚不过。
    老太太是人老心不老,不肯颐养天年歇着,还想着掌家理事。
    一句省简府里开销,就要裁撤四个执事房,消减她这当家主母的权利。
    接下来趁着府里乱套,少不得让她心腹的林大嬷嬷,把账目银钱接过去。
    往后使宁国府钱物,贴补那扶不起的娘家临江侯,可不就更方便了?
    想起临江侯与宫里死要钱的何昭仪,宁夫人恨得牙根痒痒。
    元竣都已经承袭爵位,婆母还想贴娘家,她做主母的断断不容许!
    老太太七十多岁的人,儿子都死了三年,还这般看不开。
    便是好日子过久了,枉生出这些虚无缥缈的心思来。
    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