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 第146章 春秋第一门

第146章 春秋第一门

    待鲁妙子走后,所幸天色还早,陈宇叫人将另外一个与鲁妙子同来的人,也叫过来,见了一见。
    来人姓黄名鞠,面相稚嫩,观其年龄,至多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
    看着台下不及弱冠的稚子,陈宇来了兴趣。
    既然安世雄敢将其带回,那这少年郎君,势必有其远过普通人的才智,不过即便如此,陈宇也免不了要考校其一番。
    臣择君,君亦择臣。
    “光州固始县黄鞠,见过国公。”少年知礼,不卑不亢,一进门便拱手叩拜。
    “不必多礼。”
    陈宇右手虚抬,示意其起身,直言道:“少年可有何过人的本事?”
    “鞠之学问,承先秦墨家,才学微末,不足称之。”这少年谦逊回话,却又直爽,心不藏事,言语敬重:“敢问国公,那铁制傀儡可是出自您之手?”
    “自是出自我手。”陈宇应声:“可是少年,你既然无甚大才,安敢临我北凉,索求这传世傀儡之术?总管府向来量才而论,庸者,自不足道。”
    被人质疑,胸中意难平,特别是这般中二的年纪,极易冲动。
    古人也是人,被人小瞧,负气出走也是常有的事。
    郭嘉便是因为袁绍轻慢其家世贫寒,才转投曹操,庞统也是观孙权嫌厌自己相貌丑陋,遂拜主刘备。
    好在黄鞠家世熏陶下涵养还算不错,没有负气而走。平复了心情,然这口郁结之气不疏不快,当即掷地有声的反问道:“何以量才,国公之才又当几何?”
    “才学自可称量,若可使乡里万民邻里和睦,可为守乡之才。使县邑十巨万口民安业兴,则才达出县。假令一州富强繁荣,当为鸣州高士。外拒胡戎贼寇,内安黎民百姓,世人称颂,才学之重,可安一国。”
    黄鞠听的认真,暗自琢磨着自己的定位,片刻后才又言道:
    “国公高论,只是您又当属哪一等?”
    “此四等栋梁论,安能是我之枷锁?以一世之基,功利千秋万世者,才情传世。”
    “可有达此者?”
    “自有许多,就拿水利工程为例,都江堰惠及后世子孙数百载,李冰父子不正是此大才之人?少年人,你又为几等?”
    “鞠年少才浅,安国定邦不敢为任,传世更不敢狂言。”
    “哦,如此说来,你可鸣州?”陈宇有些戏谑:“经得起考论?”
    “国公若要考我,出题便是。”恃其才华者,定傲其物。
    “好,既然如此,我且问你一题策论,孟子曾言骂道家阳子无君,辱墨家墨子无父,此话你当做何理解?”
    陈宇这道题目出的刁钻,这道题不仅考验其智慧,更称量起了德行。
    儒家圣人孔子周游列国是在春秋末年。
    彼时列国百多诸侯已只剩下三十余家。
    而诸国攻伐,使天下人口减少至不足两千万。老子早已西出函谷,墨家、法家等诸子也还未曾临世。
    儒门十哲七十二贤,三千门客弟子,人人习武执剑,也就成为了诸国当中一股最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虽然组织松散,但不管是在江湖上还是在民间,俨然成了无可匹敌的一股势力。
    儒家治学严谨,且包容并蓄。孔子及孔门十哲在世之时,其在当时江湖之上一家独大,其地位,更甚今日之佛门良多。
    哪怕后来诸子百家中的许多学术思想,也都是从质疑儒家思想开始形成的。
    只是儒家自己总会错而改之。
    到最后,这些说法又被儒家归合于自身当中了。
    有传言,墨子也曾为儒士,然其主张的兼爱却刚好与儒家主张的礼义君臣相驳。
    何为兼爱?便是让天下人人平等,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而孔、孟则主张仁义礼信忠孝悌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其中便表示君臣不可平等,父子不可平等,夫妻不可平等。
    理念不同,学术争端激烈,墨子弃儒立墨,从此便开始了数十年的儒墨之争。
    使得当时江湖动荡激烈,号称“非儒即墨”。
    ……
    黄鞠稍作思索,轻声回道:“我虽然传承了墨家的学问,但不得不承认,如今儒家能发扬光大,以至于天下皆儒,离不开它的顺应时势与包容创新。”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比儒家之人更了解这个天下了。”
    “儒家之人入世,多行走于世间。在儒家的正名思想里面,人是要各司其职的,居于什么位置,就要做符合那个位置该做的事,也正是因为位置不同,周围人对于该位置之人的态度不同。”
    “我也研读儒家“正名”典籍,一个人的能力符合其名,便是正名的体现之一,受到的待遇符合其名,也是正名的体现之一。”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名望高的人自然比名望低的人更令人信服,也就更具有孟圣所说的大义。”
    “所以,人与人之间是有阶级之分的。用名望高的,可以使别人信服的人管理名望低的人,这便是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