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这些稻米就只能我们自己吃,不能出现在市面上,知道吗?”
裴大郎点点头又说道,“那我明日便请人搬来脚踏碓,先加工成稻米再保存进仓库的陶仓里面。”
她一愣,倒是想起来了。
之前写论文的时候,了解过一些脚踏碓的知识。
脚踏碓是古代用于谷物脱壳的一种传统农具。
脚踏碓通常由木质框架、石臼、杠杆装置等构成。
具体来说,石臼是一个埋入地下的花岗岩凹槽容器,用于盛放待脱壳的谷物。
木质杠杆是总长约4米的硬木横杆,前端通过榫接固定有花岗岩碓头。
杠杆中间设有支点,通过脚踏杠杆末端来操作。
碓头是杠杆前端的一个重物,通常是由花岗岩制成,形状尖锐,用于冲击石臼中的谷物。
碓房为了操作方便,脚踏碓通常设在专用的碓房内,碓房占地约10平方米。
此外,有的脚踏碓还设有“门”型架,便于劳动者在踩踏时手扶抓,以保持平衡。
脚踏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杠杆原理和重力作用。
农民们通过脚踏杠杆末端,利用自身体重使杠杆前端的碓头抬升。
当人松脚时,碓头由于重力作用自由下落,冲击石臼中的谷物,从而实现脱壳。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人重复踩踏动作数百次,才能完成一次作业循环。
只是脚踏碓人力消耗巨大,操作疲劳度高,且效率低下,产能受限。
果然啊,大景的农业还在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