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风起北美1625 > 第272章 希望(三)

第272章 希望(三)

    1634年4月3日,清晨,春寒陡峭,但东方的天空已泛起鱼肚白,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在东平县田石村外的田野上,农人们早已开始了春耕的忙碌。
    尽管,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些许寒意,但大地已从冬日的沉睡中彻底苏醒,泥土的芬芳混合着草根的清香,弥漫在田野间。
    陈旺泉站在田埂上,将身上的皮袄松了松,抬头望了望天色,随后弯下腰,用粗糙的双手捧起一把泥土,仔细搓了搓。
    泥土湿润而松软,带着一丝凉意,但已不再像冬日那般坚硬如铁。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妻子说道:“这土行了,今天得赶紧把这块地翻完,过几天就能下种了。”
    妻子嘻嘻笑了一下,也学着他的样子,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然后一把又扬了起来。
    “呔……”陈旺泉瞪了她一眼,将脑袋晃了晃,把上面的泥土抖落,“莫要闹了,跟着赶紧我干活!”
    这土人婆姨跟着自己都六七年了,竟然还是这般不晓事,真不让人省心!
    “哎!……”妻子应了一声,随即将身后装着一岁多女儿的背篼解了下来,小心地放在田埂上,然后抓起锄头,用力地刨向地面。
    锄头深深地嵌入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黑褐色的泥土被翻卷而起,露出下面松软的土层。
    不远处,其他农人也各自忙碌着。
    有人牵着合作社租来的牛,扶着犁,缓缓地在地里来回走动,
    犁铧划过地面,将泥土整齐地翻开,形成一道道笔直的沟垄。
    耕牛喘着粗气,步伐稳健,偶尔低头啃一口田埂上的嫩草,却被驾驭者轻轻拽了拽缰绳,催促它继续前进。
    尽管,这些年新华不断加大对牛马的繁育力度,但畜力增加始终跟不上日益增多的农田开拓速度。
    再加上与西班牙人之间的战争,使得双方的走私活动在三年前也不得不停了下来,进一步减缓了畜力的增加幅度。
    以至于,新华境内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都尚未完全实现畜力化耕作,使得广大农人只能依靠最为原始的人力。
    因而,为了能重新获得引进牲畜的渠道,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效率,新华也非常有必要快速达成与西班牙人之间的停战。
    “他娘的,这地还得是牛耕得快呀!”
    陈旺泉一口气翻了半垄田,然后直起腰来,回头看了看翻过的一小片田地,再瞄向隔壁那边牛耕的方向,嘴里不由嘀咕道。
    由于村里合作社的耕牛数量有限,一般都是按照事先抓阄的方式,每户轮流使用,而且时间也只有两天。
    而耕牛一天最多只能犁三到四亩地,若是土壤坚硬或含有较多石块,耕作速度则会明显减慢,可能一天只能犁一到两亩地。
    当然,你要是延长耕作时间,然后再给予耕牛很好的喂养照顾,每天也能多犁几亩地。
    但再如何努力,对于每个农户四十亩地而言,根本无法耕完所有田地(一般情况下,会休耕部分耕地)。
    所以,农人们只能依靠人力,先将土质松软的田地进行翻耕,轮到自己使用耕牛时,再依托畜力耕作那些稍稍难垦的土地。
    田间地头,妇女们也没闲着,跟在自己的男人身后,也挥舞着锄头、铁锹翻着田地里的泥土。
    一些年幼的孩童则欢快地拿着一把小铲子,帮忙清理田地里的秸秆和杂草。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干起活来也有模有样,时不时地回头看着自己的劳作成功,兴奋地向大人炫耀。
    到了正午,阳光渐渐变得温暖起来,照在人们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此时,陆续有妇人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热腾腾的玉米馒头和咸菜,送到田里,给男人们充饥。
    农人们放下手中的工具,围坐在田埂上,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饭,一边聊着今年的春耕。
    “合作社的农师建议咱们这一茬种土豆和花生。”田德昌咬了一口玉米馒头,含糊不清地说道:“老陈,你怎么看?”
    “这土豆卖不了几个钱吧?”陈旺泉怔了一下。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田德昌将嘴里的馒头吞咽下去,“说是要养地力。咱们去年种了麦子,耗了不少肥力,要是再种一茬的话,怕是产量上不去。”
    “多堆些沤肥就是。”陈旺泉一口咬下小半个馒头,嘴里咕哝道:“这也不打仗了,产的粪肥也不需要再堆那么多硝田了,可不就紧着我们农人用了。”
    “粪肥才多少,哪里够咱们用的。”田德昌从自家婆姨手中接过水碗,猛地灌了一口,“我听合作社的农师说,以后所有的农田都要推行那个什么四圃轮作制,不能紧着一样作物种,说是能提高咱们农人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就是冬日间县里来的农官给咱们说的那个轮作制?”
    “嗯,没错!”田德昌说道:“说是这个四圃轮作制可以提高咱们田里的产量,能多打些粮食。以后,在咱们新华地界,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实行这个种植模式。”
    四圃轮作制是到了18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