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风起北美1625 > 第343章 选边

第343章 选边

者却并未就此抱怨哭告,反而兴高采烈地大干快干,热火朝天地加紧修筑城防。
    因为,新华人管饭吃。
    尽管是每天两稀一干,再加零星泡菜和鱼汤,但众多百姓还是对新华人感恩戴德。
    无他,每临冬时,便是普通百姓的鬼门关。
    寒冷、饥饿、病疫,任何一样,都会让身无外物的百姓一脚踏入死亡的阴影。
    更不消说,清虏入寇,各地兵祸连连,败兵、逃卒、土匪,以及清虏游骑,随时都会让他们丢掉自己小命。
    即使,侥幸未被杀死,但被清虏掳去(清军撤兵时,大规模掳掠朝鲜百姓,将其驱赶至辽东为奴),那也将面临生不如死的境地。
    有一处安全庇护所,再有一口吃的,这对于兵荒马乱之中的普通百姓而言,那就足够了。
    至于都护府辖下的六百余地方戍卫军,也被新华人收编,裁撤了部分老弱病残后,留下三百余堪用之兵,再另行征召了两百名青壮,编成海西独立自卫队,置于新华人统一指挥之下。
    尽管,都护使崔成言隐隐觉得此事不妥,有自建藩镇、割据海西的意味。
    这可是谋反!
    但形势比人强,新华人的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仅一千余,但人家真的很能打,不仅敢于跟清虏甲骑对阵,而且还能战而胜之。
    于是,崔成言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边与新华人虚与委蛇,小心应对,一边急切地等待朝廷谕令。
    他期望朝廷看在他在清虏入寇之时,取得的海州大捷份上,将他拔擢至朝廷中枢,或者另委一处丰裕之地为官,赶紧逃离这片是非之地。
    你说新华人是盗匪吗?
    但又算不上,他们好歹击退了清虏的两次进攻,保全了海西数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你说他们是热心友好的外来强援吗?
    似乎更不像,他们不仅大肆“征集”海州城里的金银、铁料、铜锭、粮食等物资,还一股脑地将都护府境内的工匠、手艺人尽数掠至白翎岛。
    未几,还修筑碧城、苔滩两座小城,大有长期占据康翎半岛的架势。
    更让都护府官员为之心惊的是,数日前,被朝廷流放软禁的光海君突然现身,还发布了一封讨逆抗虏的檄文,号召朝鲜国内所有不甘屈服清虏的官员、士绅、百姓立即行动起来,推翻“伪王”李倧的统治,反抗清虏,重归正统,复属大明。
    谁是正统?
    谁又是伪逆?
    其实,光海君作为被政变推翻的合法君主,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现任朝鲜王李倧政权合法性的致命打击。
    更不要说,他还高举抗虏保国的道义大旗,这分明要夺国复位。
    朝鲜要乱了!
    而新华人在光海君发布这封檄文后,立即要求都护府上下官员和属吏,以及军中将领签名拥护,表示服从光海君的领导。
    我尼玛,这分明是要让所有官员和将领纳投名状!
    这可要命了。
    一些官员和属吏出于忠君之念、爱国之心,拒绝在檄文上签名,还对光海君的身份表示质疑。
    但他们无一例外遭到新华人的强力弹压,凡是拒绝签名的官员和属吏皆被拖到了海边,塞入大船之中,然后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生死未明。
    很明显,新华人与光海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排除光海君的复出,就是他们搞出的事。
    在明晃晃的刺刀威逼下,以崔成言为首的大部分都护府官员和属吏只能硬着头皮,在光海君发布的讨逆抗掳檄文上签上各自的姓名。
    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
    且罢,暂且先签了名,避过此番死亡威逼。
    至于以后,此事会不会为朝廷所侦知,祸及本人及亲属,那只能祈求上天神佛保佑了。
    想来,他们这些小卡拉米,应不至于上达天听,最终被朝廷处置吧。
    事到如今,崔成言等都护府官员也看出来了,新华人确实要据有海西都护府临海的康翎郡,然后以此割据自立。
    他们不过是新华人推出来的傀儡,用来安抚和稳定境内数万朝鲜百姓。
    再联想到,半个多月前听到的一个传闻,说是济州岛也被某个海外势力给一举夺占了,然后切断了该岛与大陆之间的联系。
    据说,夺岛的军队皆持配有铳剑的火枪,而且士兵大多为髡发。
    十之八九,他们跟这群新华人是一伙的。
    如此看来,新华人早前占据白翎岛及周边数座小岛,现在又趁着清虏入寇之际,夺占康翎郡和济州岛,所图甚大呀!
    今日,汉城来使,宣读大王教旨,罢崔成言等一众都护府官员之职,并锁拿回京治罪。
    说实话,崔成言在感到愤怒和不甘的同时,心中未尝没有一丝解脱。
    终于可以离开这里,哪怕回京治罪受惩,那也不用待在此地继续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他也不用再屈膝事贼了。
    但未曾想到,这位来自汉城的宣旨官竟然在看到新华人时,不仅出言训斥,还要让他将其驱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