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风起北美1625 > 第373章 湾区(一)

第373章 湾区(一)

买来的二十多只绵羊。
    “宋大人用过早饭没?“王氏端着腌鲑鱼碟子走出来,“新腌的虹鳟鱼,用蜀椒和野蒜调的味。“
    小宋的喉结明显滑动了一下,但还是摆手道:“不了,我还得去几里外的柳树屯。他们那儿闹野猪和棕熊,啃坏了好十几亩土豆苗。“
    他翻身上马时,腰间的挂着的燧发短枪与马鞍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目送小宋远去,田大成转身对妻子说:“晚上把屋里那坛高粱烧酒取出来。张堡主最爱吃你做的红烧鹿肉,记得多放八角。“
    他走向工具棚,铁锹和钉耙整齐挂在北墙,都是找堡里铁匠特制的加宽版。
    当田大成扛着铁锹走出院门时,却意外地看到五个身穿粗布麻衣的新移民正局促地站在路口。
    领头的汉子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田、田老爷,堡长让俺们来听您差遣……“
    他身后的一名青年盯着田大成的牛皮靴子,眼睛瞪得溜圆。
    “哟,不是约定晌午才过来吗?”
    “堡长今日改了计划,让俺们先过来田老爷这边帮忙,明日再去官屯地里做活。”领头的汉子说道:“前些日子,地里才放了水,估摸着还没干透,下不了脚。”
    “那行!哎,叫我老田就行,咱可不是什么地主大老爷!“
    田大成说着,把铁锹往肩上一扛,大手一挥:“走,带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好地方!“
    他故意迈着当年走商队时的四方步,牛皮靴踩在泥路上咯吱作响。
    这条路是去年秋天才拓出来的,两旁的松树苗刚抽新枝。
    远处河滩上,十几个移民正弯腰捡拾鹅卵石--要用来砌引水渠的护坡。
    转过山梁,东边坡地豁然开朗。
    去年还长满荆棘杂草的荒地,如今被烧荒的痕迹分割成整齐的田垄。
    田大成蹲下身抓起一把土,黑褐色的腐殖质从指缝漏下,在朝阳下泛着油光。
    “这土跟山东的地有的一比!“山东汉子笑着说道。
    他粗糙的手掌里,几粒荞麦种子像小小的金字塔。
    “这地还行,但还是比不上的山东的土!不过,你们好生努力,过几年,也会有这样的田地!”
    “嘿嘿……”那汉子憨憨地笑了,“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俺们做梦都想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田地,地里长满庄稼,屋里还有吃不完的粮食。”
    “放心,每个人都会有。”田大成也笑了,“咱们新华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只要肯吃苦,能用心,肯定能赚得一份可以传诸于子孙后代的土地。”
    田大成望向远处正在修建的磨坊。
    风车骨架已经立起,像巨人伸向天空的手指。
    更远的溪流上,几条独木舟正载满原木顺流而下——那是要运往宣汉(今西雅图)造船厂的。
    七年前,他第一次听说“新洲“时,还以为是个遍地野人的蛮荒之地。
    如今他的几十亩地契就压在卧房樟木箱最底层,上面盖着新华农林部的猩红大印。
    “抓紧干!“田大成将朝着几个新移民说道,“等几年后,你们也能有这样的田地,住上我这样的房子。“
    “哎,加油干!”
    那汉子重重地应了一声,挥起镐头,使劲地翻着田垄,他的眼睛亮得像启明岛的灯塔。
    田大成突然想起八年前那个蜷缩在皮岛码头、背着破包袱的年轻自己。
    那时,东江镇军官眼中露出十分嫌弃的目光,像打发野狗一样,将他们赶上了新华人的移民船。
    造化弄人,离开大明,却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七年的奋斗,让他这个一无所有的辽东难民,在新洲大陆扎下了根。
    而现在,他不仅要继续自己的奋斗,还要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移民,在这片新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请收藏本站:.4e54.icu。手机版:m.4e54.ic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