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191章 银子 灾民 土豆和红薯!

第191章 银子 灾民 土豆和红薯!

不尽快处理,还是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薛国观接着开口道:
    “那我们先说第一件事,就是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问题。”
    “陛下在圣旨中说了,这一千五百万两不需要户部全部承担,户部只需出七百五十万两银子即可,户部有什么意见吗?”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倪元璐,等待着倪元璐的回答。
    说实话,要是放在以前,这种事情肯定会让户部尚书头疼不已。
    毕竟那时候的七百五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整个大明一年的白银税收都未必有这么多。
    每到需要用到银子的时候,户部尚书都要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却往往还是难以凑齐所需的款项。
    但眼下,这件事却没什么难度!
    一来之前朱慈烺从抄没的家产中拨了三千多万两白银给户部,现在这笔银子还剩下两千多万两。
    二来最近进行了税收改革,自从改革之后,每天都有大量商税进账,少则几万两,多则几十万两。
    其中大多数都来自于盐税!
    自从颁布了新的盐税政策之后,盐税收入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就拿这个月来说,户部收到的盐税就足足有一千万两白银!
    对!
    你没有听错!
    就是整整一千万两!
    归根结底,还是盐税带来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大商人来到京城,想要办理户部的盐引。
    如今的户部还真不缺钱,区区七百五十万两银子,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直接点了点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
    “户部方面没什么问题,这笔银子拿得出来。”
    薛国观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暗自思忖:
    看来这户部果然是有钱了,答应的这么爽快!
    这要是在以前,每次让户部掏钱,他们都得哭穷一番,找各种借口推脱,最后银子还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就这样,众人顺利敲定了银子的事情。
    咳咳
    紧接着,薛国观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既然银子的事情已有定论,那咱们接着讨论第二件事,便是将城外三十万百姓迁移到辽东的事情。”
    这话刚一出,户部尚书倪元璐突然再次开口道:
    “依我看,这件事情就不用商议了,直接按照圣旨交代的内容实施就行了!”
    终于听到这话,几乎都是不假思索地点头表示赞同。
    要知道最近两个月以来,内阁和户部都被这三十万百姓的安置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因为陕西、安徽、河南一带的灾情依旧持续肆虐,毫无停歇的迹象,而且没人能预测它何时才会彻底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把这些百姓贸然遣返,无疑是将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与亲手杀害他们无异。
    更糟糕的是,稍有不慎,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便可能加入李自成的农民军,届时局势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所以他们原本的方案是要一直供养这些百姓,直到灾情彻底平息。
    但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就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不少百姓来到了京城,如今京城外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人数越来越多,管理什么的也就成了问题,即便朝廷再尽心尽力,难免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如今,这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因为只要把这些百姓迁移到辽东,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并且,迁移所需的费用已包含在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之中,也不用商议额外的花费了。
    当然,要完成这次大规模的迁移,后续还有诸多细节需要考量。
    到时候户部可能还需要筹备这些人的过冬衣物,妥善安排他们沿途的食物和住宿等等。
    不过,如今的户部资金充足,这些事都算不上难事。
    只是运输物资、搭建临时住所等工作,可能需要工部配合一下。
    就这样,这第二件事情依旧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了。
    本来接下来要讨论的便是第三件事了,但是薛国观并没有着急开口。
    而是不紧不慢地从一旁的书桌上拿起了几份今天早上的《大明日报》,然后依次分发给在场的众人。
    “在商量第三件事之前,大家先看看今日的《大明日报》吧。”
    现场的几人虽然满心疑惑,不明白薛国观此举究竟有何用意,但出于对首辅的尊重,还是随手接过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篇关于土豆和红薯的详细报道。
    经过三个月精心的种植与培育,十万亩的红薯和土豆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最近一段时间,有大量灾民被招募到种植红薯和土豆的田间地头帮忙收获。
    报纸上清楚地记载着,土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