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港英政府殖民后把土地变为政府公有,自然引起新界人的不满,游行抗议,甚至是暴力冲突,当时屡见不鲜。
毕竟,土地是根基,你强占了人家的根基,肯定跟你玩命。
这个时候,所谓的丁屋政策就应运而生了。
尽管官方口吻上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但在林泽豪看来,无非就是港英政府对新界居民的福利和安抚罢了。
这可是世袭继承的权力,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拒绝?
“唉,这一点我必须承认,当初时任新界民政署署长的黎敦义绝对是一个短视的小人。”
“不知道他出于什么心理,竟然会提出这样的一个政策。”
“丁屋政策”为政府制造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如果这个政策不改变,一代又一代的政府必须不断地去寻找土地供原居民的子子孙孙建设丁屋。”
“而在面积狭小的香江,这一政策根本难以为继。”
“到最后,一半的香江土地都要归新界人所有了。”
卫义信还真的不是故作姿态,土地问题,实际上是近几年历届港岛政斧都要面临的难题。
事实上,政府与新界原居民在丁权问题上已斡旋多年。
新界占据香港大半面积,家族聚居的原居民势力庞大,代表原居民利益的新界乡议局在政坛上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相比之下,政府则相当弱势——之前港府曾试图整顿和清拆建至4、5层的丁屋(依照规定不允许超过3层),便遭到村民强烈反对,村民甚至进一步要求将违规建设的丁屋合法化。
而未来,随着市区楼价飙升和居住环境的恶化,原本未引起足够重视“土地特权”问题已经被摊上桌面,根本就是避无可避。
甚至导致“城乡对立”情绪也正不断被燃点和激化起来。
毕竟,绝大多数香江人的房屋面积也就不到三十平方,而新界人均两百平方以上的豪宅。
大家都是香江人,凭什么新界人一出生就住豪宅,开豪车,享受完美人生,凭什么你这么大嗮?
不患寡而患不均,莫过如此。
“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表示非常遗憾。”
“不过,我不是政客,更不是那些挺着大肚子,西装扣子都系不上的官员,我只是一个商人,你登门拜访谈的也是生意。”
“生意是什么?”
“本质上不过是交易罢了。”
“你需要我做什么?能带给我什么?”
林泽豪不紧不慢的点燃一支古巴雪茄,动作优雅,同时递给卫义信一支,伴随着馥郁的烟雾呼出,“当然,我们是朋友,也有一定的交情。”
“但,你不要拿所谓的民众扯大旗,否则就是不尊重我。”
“生意就是生意,你千万不跟我说,你是为了所谓的社会安定繁荣才做的这件事情。”
“说吧,这桩生意到底怎么谈。”
林泽豪相当不喜欢既要又要的人,恰恰百分之九十九的政客,基本都是这样的家伙。
既要捞钱,又要大谈公正廉洁,既要任人唯亲,又说全都是民众的选择
好家伙,什么话都让他给说了。
卫义信背后的势力林泽豪又不是不清楚,无非就是任期快到了,最后再捞一把大的。
顺带,解决一下历史遗留问题,博取一些好名声罢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非要在这里玩聊斋。
面对林泽豪的直白大实话,卫义信难免有些尴尬,甚至自认为刀枪不入的脸皮,都开始有着升温的迹象。
不过,毕竟是老政客了,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他还是很快调整好心情,笑道:“林生看得真是通透,我自愧不如。”
“我们需要林生出手,搞定新界的那些刺头叔公和族老,让他们在政斧合同上签字,同意放弃丁权。”
“事成之后,新界一半的土地,尽归林生所有。”
终于,卫义信还是给出了价码。
图穷,匕现。
他之所以找林泽豪来谈这桩生意,原因也非常简单。
纵观全香江,也就只有林泽豪有资格,有能力,搞定这一切。
想要迫使新界那些原住民放弃丁权,仅仅采用官方手段肯定是屁用没有。
非常时期,必须要以非常做法。
只有代表暴力的江湖手段,配合上官方的一系列动作双管齐下,才能够将那些老顽固搞定。
“你们打得真是好算盘,让我做这个红脸,你们不会最后站出来装好人吧?”
“更何况,新界大部分都是山脉,就算给我一半的土地也需要大力投资开发才行。”
新界位于香江北部,是面积最大的部分,连同附近的小岛屿,面积9751平方千米,占香江面积近90。
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山脉。
中部以大帽山为顶点,还有针山、草山;南部以马鞍山为顶点,还有飞鹅山、狮子山;东北部则有八仙岭等等。
也就是说,其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