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忍不住和他争辩起来,\我们燕国哪儿邪性?皇帝不让人活命,我们还不能把皇帝换个人,难道要等死吗?\
\朕懒得和你们吵,这个五谷令朕记得是在太长山上在一群道士们的手里,你们要想换着笛子,就赶紧去找令牌。\
随后容渊拿起破碎的笛子将它放在木架子上,可谁知道当笛子的碎片接触到木架时,竟然合成了一整根的笛子。
苏夏当时都看傻眼了,嘴里不停嘟囔着,邪性,真邪性。\
苏夏和宁宴没有耽搁,和苏清野他们道了别之后立马就去了太长山。
\夏夏,万事小心。实在不行我去寺庙。给你们求个平安符,你们再去吧。\
苏清野担心的不得了,自从他知道在自己妹妹身上发生这么多事后,他的心就没有平静下来过。
为什么这些事情总要落到他妹妹身上,老天有什么看不过他妹妹的。
他妹妹治病救人,心地善良,竟然会为世间所不容。
\放心吧,哥,不用去求平安符。\苏夏挥了挥手,带着宁宴去找了辆马车,立刻前往太长山。
太长山有些距离。
两人驾着马车走了1天1夜才到。
上面有一个道观,青砖白瓦,很是素雅,上面写着三个字,清风观。
苏夏不禁回想起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苏夏很有礼貌的敲了敲门,一个不到她肩膀高的道童出来相见,行了个道家的礼。
\这位夫人来此作何?\
\听说五谷令在这个道观里,我们特来借用几天。\苏夏笑盈盈的脸上满是和善。
谁知那小道童当即就变了脸,脸色黑沉。
\说什么借用两天,你就是盯上我家五谷令好久了,它不能让你功力大涨。更不能让你一统江湖!\
\你这都说的什么?我只是借过去用两天,并不拿它做别的事情。\苏夏听的云里雾里。
谁知道小道童语气更为不善。
\你说的好听。谁知道你拿我们的令牌去做什么?
这可是我们道家的祖师爷传下来的,是你说能借就能借的?\
随后将道观的门重重一关,把苏夏他们关在门外。
小道童急呼呼的跑去找自己的师傅。
道观内数10名道士正在练功见到自己的小师弟跑过来了,都让他跑慢些。
\小师弟,你这么着急做什么?
难道你刚才见了什么脏东西不成?\
\比脏东西还要可怕,刚才上门的那两个人竟然要我们道观的五谷令,我得赶紧去回禀师傅。\
说完小道士就跑到了屋里,看着自己打坐的师傅,让师傅别打坐了,\快醒醒,外面有两个人盯上咱们的五谷令了。\
\怎么还有这种事情?他们现在人在哪里?\
老道长满脸的惊恐,随后带着众弟子出门应战。
苏夏他们正在想自己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却见一群气势汹汹的道士们前来,二话不说就朝他们挥起了棍子。
苏夏和宁宴秉持着以和为贵的理念,只防御不进攻,
苏夏在旁连忙解释,\老道长别误会,我们不是白借你的五谷令的,我们愿意5000黄金来作为补偿,等几天过后立刻就把你的五谷令送过来,怎么样?\
\当真?\老道长皱了皱眉头,心底有些犹豫。
苏夏点头,\自然当真。拿着这个令牌可以保你在楚国畅通无阻,他是皇帝的私令,你直接可以拿着他进宫找容渊对峙。\
是皇帝想要借用五谷令牌,老道士当即就更想答应了。
他们倒是一向讲究避世,但就算再避世也要吃饭,更何况还有那秃驴跟他们争饭碗。
当道士的现在是越来越穷了。
徒弟们连忙阻止,\师傅,您可不能这样,咱们的令牌是道祖传下来的,必须放在道观中好生供养,绝不能给外界。\
\你们懂什么?罐里的大米都快吃完了,新种的小菜还没有长出来。
为师手里现在就只有5两银子,以后你们是想喝西北风不成。\
老道士气的胡子都快要飞起来。
小道士们低着头,但明显是不服气。
\哎呀,还记得师傅跟你们说过师傅小时候吃过的烧鸡吗?
你们现在还没吃过吧?那烧鸡那叫一个香甜酥脆,入口即化。
金黄的表皮上都冒着油,老好吃了,你想想。咱们要是有了那5000黄金,还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鸡鸭鱼肉任你们挑选,还有你们看上了好久的桌椅板凳,笔墨纸砚都能给你们买回来。\
老道士顿了顿,看像几个大徒弟的衣服,\你看看你们一味的谦让,为了让小的穿好衣服,你们的衣服上全是补丁,难道你们就不想穿新衣服吗?
有了金子,咱们就能置办两身上好的道袍,出去降妖捉鬼时也能被他人更加尊敬。\
老道士的一番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