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樊笼 > 第135章 大结局

第135章 大结局

这条路上你做的不算合格,如今你能以胜者姿态在此质问于朕,那只不过是你时运好上那么半点罢了!”
    宋太后哭道:“别说了!煜儿求你别说了!”
    圣上没再说,却摇头而笑,似怜似叹。
    片刻之后,宋毅沉声道:“看来是说完了。”
    宋太后惊恐的要去抱他的腿,却被他冷冷抽了衣角,快她一步上殿。
    “不——”
    在宋太后绝望的哭喊声中,宋毅挥刀砍断了他四肢经脉,而后又毫不留情的提刀挥下,足足砍了他二十八刀。
    “我留你一条命。”宋毅收了刀立在一旁,面无表情的看着躺在地上抽搐的圣上:“你给她二十八箭,我还你二十八刀。”
    他继而抬剑指向殿外,目色沉沉:“你们总拿世俗来抨击她。那日后且好生睁眼看着,这世俗,究竟是谁人说的算!”
    宣化十四年,十月初八。
    京城百姓从睡梦中醒来后,外头的天已经变了。
    皇帝被废,新君另立!
    而另立的新君,竟是护国公的独女,宋元朝。
    不,是姒元朝,国舅爷说她是母亲是福王嫡女。
    可无论是姓宋,还是姓姒,她都是女子啊!
    从古至今,哪有女子登基为君的?
    简直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
    京城百姓奔走相告,饶是城里城外贴的布告再清楚不过,可他们还是不敢相信,那国舅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女子为君!
    便是他造反自个登基了,他们都不至于反应这般大!
    文人的反应是最大的。
    最先出头是为官的那些人,尤其是文官,便是从前宋毅朝堂上乾纲独断的时候,都未曾有过这般刚烈的时候。当时就有一拨文官聚在金銮殿外,激烈反对宋毅的这项主张,要求他立即下到撤回圣旨,撤销此项荒唐之举。
    宋毅强硬的令他们回去,表示圣旨已下,断无撤回之理。他们若执意反对,或辞官,或去死。
    有三文官当场触柱而亡。
    宋毅当即唤来兵士去抄了他们三人的家,并擒了他们阖府的人带到了金銮殿前,当着剩下所有文官的面,令人一律砍杀。
    “记住了。”他环视殿内恐惧干呕的一干文臣,一字一顿:“要死就死远些,敢在宫里头放肆,谁死谏,爷就杀谁全家!”
    这一日,风云雷动,注定是血腥弥漫的日子。
    菜市口的水泼了一拨又一拨,却始终洗不净上面的血迹。刚洗完一拨,紧接着又来一拨。
    不仅这一日,接连三日,皆是如此。
    李靖钒问他什么时候止杀,他道:“直到杀到他们怕为止。”
    他不信,世上的人都不怕死。
    第五日,再也没有人敢出口反对元朝登基的事。
    第六日,宋毅牵着双眼发红的姒元朝走了龙壁,踏上了金銮殿,亲手将她送上了高高在上的龙椅。
    而后他恭谨的后退下殿,率先撩袍跪下,五体投地,与身后众臣齐声大呼:“圣上万岁,万万岁!”
    姒元朝登基,改年号清和。
    你们都说世俗,那他便要让世俗给她下跪。
    第七日,是原定要给苏倾下葬的日子。
    宋毅抚着棺中人的脸庞,迟迟的不肯令人盖棺木。
    “爹……”元朝脸庞贴在棺木上,泪流满面:“元朝没娘了。”
    宋毅看着棺中人,无声嗫嚅:“我也没妻了……”
    这时门外来了两个和尚,自报法号为净安与虚无,说是想进来为她超度一番。
    宋毅便令人将他们请进来。
    如今再见魏期,他已没了过往的恨,怨,徒留满心的空无。
    他就让开了些,让他们得以为她超度。
    净安禅师却未就此念经超度,却是只念了圣号,摇头叹息:“无来生之人,如何超度也是枉然。”
    宋毅看向他的目光陡然森戾。
    “大概是我昔年不敬佛祖,因而如今方得此报应。所以我不愿再杀僧,趁我杀意未起之际,你们二人还是速速离去罢。”
    “且慢。”净安禅师忙道:“可否进一步说话?”
    待他们三人入殿时,净安禅师便道了原委:“当年她带来此地的舍利子可还在您这?她如今既已离去,还烦请施主将物归还贫僧。”
    宋毅盯视他:“归还?”
    净安禅师遂掏出一椭圆之物,唯独缺了其上一角,叹道:“本是一体,如今也合该归于原位。这般贫僧也好给她修来世,令她来世得以安享富贵,平安至老。”
    宋毅死死盯着那残缺一角,形状正好与他匣子里珍藏的那一角对上。
    这般盯视好一会,他方抬头重新看那净安禅师,道:“如果不跟我说个确切,那东西,断没随意拿出给人的道理。”
    出家人不打诳语,净安禅师本不欲跟他说,可他既然态度强硬,若不说怕不能将那物归还,只得如实相告。
    在净安禅师的阐述中,宋毅觉得他在听了个虚幻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苏倾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