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河系平面图上,泰拉所在的中央区域名为太阳星域。
太阳星域以北为朦胧星域,以南为风暴星域,以西为太平星域,以东是远东星域。
星域之下是星区。
星区是一个边长为200光年的立方体区域。
星区之下是次星区,但次星区和次星区之间一般不挨着,这一点和古泰拉时期的“省份”不一样。
一个省的边界,往往是另一个省的边界。
但在星际背景下,次星区与次星区之间,是以光年为单位的闲置地带,可能存在一个或几百个暂未开发的恒星系。
大远征将失落的人类世界纳入版图,以每个人类世界为圆心,周围10到20光年构成一个次星区。
没有人类世界的地方,要么没有诞生生命,要么是异形的地盘。
所以,人类帝国看上去很广袤,其实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闲置地带。
艾皮迈特星位于ss-01-05次星区,ss-01星区,太阳星域。
出现瘟疫的星区是尼德莱文星区,位于朦胧星域最南端,与太阳星域接壤。
为什么有的星区的名字是字母和数字,有的是具体的单词呢?
这就涉及到总督的升迁路径了。
李诺未来会成为艾皮迈特星的总督,即星球总督。
星球总督之上为次星区总督和星区总督。
某个次星区每年上交的物资税总额超过1000亿王座币,内务部会在该次星区设立次星区总督一职。
次星区里若是只有一个星球总督,那么此人便自动晋升次星区总督。
存在多名星球总督时,缴税最多的上岗。
同理,从次星区总督晋升到星区总督,要求此人承担了这片星区里至少一半的物资税。
如果哪个星区里有人成功晋升为星区总督,他的姓氏就会取代星区原本的代号。
艾皮迈特所在的星区尚未出现星区总督,因此星区的名字是由字母与数字组成的代号。
爆发瘟疫的星区被星区总督尼德莱文统治,因而以他的姓氏命名。
星球总督成为星区总督的思路很简单,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买”。
在保障什一税正常缴纳的前提下,用王座币购买星区内暂未开发的星球。
买买买,不断地买,最终把星区中一半以上,有开发价值的星球收入囊中,就能成为星区总督了。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穿越前的“土地兼并”。
事实上,在战锤世界的背景下,它比“土地兼并”更为野蛮。
现任的尼德莱文星区总督是尼德莱文十五世。
从一世到十五世,尼德莱文家族的扩张全都依赖于处理辐射废料。
他们向产出辐射废料的帝国世界收取可观的费用,准许对方把辐射废料发射到自家的恒星上。
恒星吞噬辐射废料,渐渐从健康的恒星转化为有毒恒星,尼德莱文家族的钱包同步鼓胀。
他们在处理辐射废料的交易中,感悟到了快速赚钱的真谛。
辐射废料排放速度越快,自己赚钱的速度越快,领地扩张越迅速。
至于由此造成的大量有毒恒星,没关系的,不用担心,巢都世界的外壳足以将有毒恒星的辐射挡在外面。
长年累月的野蛮式扩张后,尼德莱文星区被尼德莱文家族收入名下,星区内的有毒恒星数量上涨三百多颗,有毒恒星所在的星系里遍布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巢都世界。
李诺所在的巢都也会把辐射废料卖给尼德莱文星区,每隔几天便会有货船过来运走巢都产生的辐射废料,运送到尼德莱文星区处理。
战锤世界不讲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套理论。
能保障什一税的总督就是好总督,至于他缴税的物资是怎么来的,内务部并不关心。
尼德莱文家族只是庞大的人类帝国的小小缩影。
绝大部分星球总督最后都会走上把辐射废料发射到恒星上这条路。
当他们被什一税逼入绝境,渴望快速筹集王座币补足什一税的时候,出卖一下恒星的健康就成为了可选项。
尼德莱文家族能这么快成为星区的掌控者,靠的就是远低于正常水准的底线,和远高于正常水准的脸皮。
“什么?尼德莱文十五世居然要我们免费送他1500万吨合成淀粉?!”
缇朵读了一遍莎塔娜女士写下的星语通讯记录,上面的内容令她瞠目结舌。
李诺前脚从门外走进来,后脚就看到了美眸圆瞪的缇朵。
缇朵从小到大接受礼仪训练,在外人面前一直是端庄的淑女模样,只有在和自己独处的时候才会暴露少女的本性。
她在表情管理方面是专业的,李诺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如此破防。
“怎么了?尼德莱文十五世说了什么?”李诺轻抚缇朵的后背,安慰着问道。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尼德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