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132章 燧发枪改 盔甲 弓箭

第132章 燧发枪改 盔甲 弓箭

什尼科夫亲临,也无法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手搓一把半自动步枪。
    但这并不代表他学到的知识无用。
    经过一番思索改进,陈舟还真造出了一把性能远胜火绳枪的奇特枪械。
    ……
    纵观近代枪械进化史,就能发现,火绳枪和现代枪械之间,光是点火系统的差异,就隔了整整一代。
    火绳枪的射速之所以那么慢,其实是受到了多方面限制。
    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前膛填装和火绳点火。
    火绳点火是非常容易改进的。
    只要了解燧发枪的击发结构,将火绳枪改造成燧发枪相当简单。
    在研究枪械设计的过程中,陈舟早就成功改出了一把燧发枪,而且这把枪的性能要比17世纪后期趋向成熟的燧发枪还优秀一些。
    但燧发枪的射速依然没有质的提升,这是因为前膛填装每次只能塞一颗纸包定装弹,还要把枪收起来,倒火药,用通条往里塞子弹,步骤太慢太繁琐。
    想要解决这个弊端,势必要颠覆整把枪的填装系统,把它变成后膛装填的枪械。
    ……
    然而从前膛枪跨越到后膛枪,期间需要改进的地方可就不止一个点火系统了。
    子弹、击发方式、乃至枪身结构,在此过程中都需要大改。
    其中最为重要的撞击点火系统,不仅需要撞针结构,还得有子弹底火配合。
    陈舟不能手搓金属弹壳,也没有制造填充药的硝化纤维。
    改进火绳枪的过程中,他试过拆除被褥中的棉絮,浸泡在油脂内,晾干后代替硝化纤维塞进自制的定装弹中,结果自然毫无作用。
    匮乏的化学知识使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
    期间他不止一次后悔为什么当初上学时没有深入研究化学。
    如果他的化学知识储备足够,在这个能找到硝石,又有火山的岛屿上,肯定是可以自制浓硝酸溶液,进而制造出劣质硝化纤维,手搓劣质子弹的。
    可惜,就算他付出再多努力,也不能把忘掉的知识变回来,更不可能凭空获取没学过的知识。
    ……
    最终,他造出的枪械也只能停留在“燧发枪改”的范围内。
    枪支使用的依旧是传统燧石撞击点火,前膛填装,只在定装弹药的优化方面做了些有创意的调整。
    为了应对远近距离的射击环境,陈舟特意设计了长短两款改进版燧发枪。
    其中长管燧发枪的精准射程被限制在100米以内——
    没办法,没有膛线,它的子弹虽然能飞两百多米,可出了一百米,能打到哪里基本就只能靠缘分了。
    改进版燧发枪的定装弹药有两种,一种是纸壳铅弹,一种是木壳铅弹。
    木壳铅弹是陈舟一枚枚自行雕刻的,装药量比纸壳铅弹大,气密性和精准度更高,但生产速度很慢,不耽误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每天顶多生产两枚。
    一般情况下,使用纸壳定装弹就够了。
    除长管燧发枪外,陈舟还制造了两把枪身较短的燧发枪,用于对付进入30米范围内的敌人。
    这两把短管燧发枪便于携带,且定装弹中填充了许多细小的金属碎屑。
    这些金属碎屑发射出去便会溅射开来,威力与严重削弱的霰弹枪类似,攻击面积大,对披甲单位基本造不成伤害。
    但对付土著这种不爱穿衣服,喜欢赤裸搏杀的敌人刚刚好,一枪就能把他们变成血葫芦。
    ……
    从船上带下来的火绳枪中,可供改造的优质枪械有限。
    陈舟一共改出了四把长管燧发枪,加上两把短管燧发枪,提前装填好子弹,最理想的情况下估计能发射两轮子弹。
    如果食人土著的总数在30名左右,两轮射击过后,至少能减员8人。
    按书中对土著的描写看,接近三分之一的减员已经足够使他们士气溃散了,即使还剩几个悍不畏死的家伙冲到近前,也有左轮手枪可用。
    假如发生意外情况,譬如土著“锁定士气”,折损三分之二依旧充满勇气,陈舟就只能且战且退了。
    ……
    这些日子,拓展窑洞、设计制造枪械之余,他也没忘记继续学习藤编,研究护甲。
    他计划制造一身镶嵌金属的藤甲,用以抵御土著的木箭。
    还要制造一面藤制盾牌,抵抗土著势大力沉的木矛。
    起初,他打算将大马士革钢坯切成小方块,直接捆绑在藤甲上。
    经过估算,他发现这样一身藤甲实在太过沉重,光头盔和胸甲的重量就有五十多斤,穿上以后根本无法正常活动。
    好在历次送达的奖励中有许多可供使用的材料——比如保险柜外层的薄铁皮。
    利用时空切割将大马士革钢坯切成凿子,便能在铁皮上打孔,然后用麻绳紧绑在藤甲表面。
    整套工序并不复杂,陈舟前前后后制造了三套藤甲。
    ……
    因为经验不足,他制造的第一套藤甲过于厚重,防御力十足,但关节灵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