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236章 海上生活

第236章 海上生活

    神庙的设计与建造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对斑马来说尤其如此。
    这是他首次作为一个“设计师”而非工人,从头开始规划一栋建筑的建造。
    首领未提出任何要求,这恰恰是最令他感到困难的地方。
    没有明确的造型规范,没有建筑功能的标准,甚至对建筑大小都没有具体描述。
    斑马知道,尽管首领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首领什么都说了。
    他只有一次机会,一次从中层走向高层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把握住,就看这一次他是否能让首领感到满意了。
    ……
    钢骨号于1666年初竣工,这艘拥有钢铁骨架和钢铁心脏的庞然大物下海后不久,斑马就带着他选好的优秀工匠一头扎进了山那边。
    为了获取灵感,他特意在神庙旁边搭建了一间临时小屋,守着陈舟设计的“中不中洋不洋”的榫卯结构仔细研究,然后一点点复刻出每一处建筑的细节,试图先弄明白这种看起来复杂且具有独特美感的造型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同一时间,属于钢骨号的水手们经过漫长的理论学习和体能训练后,终于登上了他们梦中的巨舰,开始了实践训练。
    ……
    作为一艘顶着桅杆的“假风帆动力船”,钢骨号看起来与同时代的所有船只都格格不入。
    除了流线型的船体和半木质半包金属的船壳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那破破烂烂的船帆了。
    神秘奖励一直都没能给陈舟送来大批布料,岛民们因此大多穿不上好衣服。
    钢骨号也受到影响,船帆使用的还是陈舟最初从失事船只上搬下来的旧帆布。
    这些帆布大多在外面充当过遮雨布,饱受风吹日晒,能勉强维持布匹的形状便殊为不易,颜色或是发灰或是发黑,哪怕放在17世纪,恐怕都是老掉牙的破渔船才会使用的货色。
    就这,能凑齐所有船帆的布料都费了陈舟不少力气。
    主桅杆上的船帆太过巨大,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大的帆布,他甚至还让缝纫手艺好的女工用鞣制好的毛皮拼凑了一块。
    当钢骨号在海面上发动蒸汽机拉起汽笛,那沉闷的机械传动声本应让这艘不属于17世纪的怪兽显得威严可怖。
    可若是它同时升起缝缝补补,仿佛丐帮八袋长老的风帆,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便浑然不见了,只有一种别样的滑稽,使人畏惧又引人发笑。
    ……
    陈舟知道这兽皮船帆有些寒碜,船上的水手们却不以为意。
    在此之前只坐过那艘风帆小船,来到这样的先进战舰上,他们哪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知道以后在浩瀚汪洋上只有这艘大船是自己最可靠忠实的伙伴,每一名水手都份外爱惜钢骨号。
    港口码头上的岛民时常能看到这些年轻小伙蹲在甲板上,认真擦拭的身影。
    而钢骨号那极具穿透力的汽笛声也渐渐令人习惯。
    随着燃料储备一点点消耗,钢骨号上的水手们通过实践,一点点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刻进自己的脑海,融入自己的肌肉。
    这艘巨舰每一日都在迈向更远的地方。
    当它乘着日出时的辉光驶向大海深处,每一名目睹的岛民都会由衷地发出自豪地感叹——
    那是我们的船。
    ……
    为了迎接下一批数量庞大的新人口,早在1665年陈舟便开始铺垫。
    田地一片片开垦,粮食一批批储备……
    建造适用于新人口的临时居所,培养有天赋的老师,挑选耐心的孩童看护者,以及编撰新教材,制定新规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钢骨号下水后,造船厂腾出一大批工人,他们原本应该投身到其它工作上,比如耕地,不想中途却被陈寿拦了下来。
    这些人都是有过造船经验的老工人,陈舟不想他们的技能搁置下来后变得生疏,便特意为他们编写了一批与造船相关的教材。
    如果说水手们是从理论到实践,这些工人就是从实践到理论。
    干活的时候,他们只知道怎样组装的又快又结实,却不知道具体原理,对船体结构也是一知半解。
    如今闲下来,上了课之后,他们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巩固后的知识深深地刻在这些工人的脑子中,待到岛屿的第二艘蒸汽动力船开工,这些知识就能派上用场了——
    而这不会等待太久。
    ……
    1666年3月中旬,一个飘着细雨的天,钢骨号生长出了属于它的尖牙利齿。
    用了将近半年时间,陈舟成功实现了他的需求,为钢骨号制造了三种火炮。
    在钢骨号舰首甲板两侧,安装着它的主力武器,陈氏1666长管重炮。
    钢骨号共拥有三架长管重炮,这些重炮均固定在甲板上,无法移动。
    正如陈舟预先设计的那样,长管重炮使用着24磅以上的实心炮弹,其有效射程可达1000m。且精准度远超17世纪的其它舰炮。
    别看只有三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