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西边隔着三条街是镇上最大的超市,超市里有儿童游乐场,有自助餐,有糕点城,价格都很亲民,使得新城区的居民即使打车也要来老城区购物——
新城区的超市又贵商品品质又差劲,很不受新城人欢迎。
……
出租车驶入老城区拥挤的柏油马路上,减缓的速度使陈舟有时间一一浏览街边的小商铺,被尘封的记忆从他脑海中涌现。
没多久,出租车钻进一条只能勉强容两辆车通行的小街道,再往前开五十多米便停下了。
“到了,扫码还是现金?”
司机拉起手刹,转头望陈舟。
而陈舟已经看着小区门口那班驳的“绿树家园”牌匾愣了神。
直到司机再次出声提醒,他才掏出手机扫码付了钱,然后拎着大包小包走进小区。
……
天色已经暗了,夕阳的余晖照不进小区被楼房包围的院子。
晚风微凉。
停满自行车和电动车的长棚旁正有几个老大爷坐在折叠桌旁,或是打扑克或是下棋,周围还围着一群出谋划策的“军师”。
因拎着包而显得更加庞大的陈舟刚走进院子就引起了这群退休闲人的注意。
陈舟下得一手好象棋,放假时常跟这些大爷“切磋”棋艺。
当然,说是切磋,其实是陈舟单方面虐杀大爷,经常把老大爷们下得久久不出声,望着棋盘发呆。
不过虽然下不过陈舟,大爷们却不气馁,时常好几个人联合起来对付陈舟一个。
他们一人一个思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陈舟的意图,再讨论出一个最正确的方案。
都说双拳难敌四手,靠着多人合作,大爷们还真赢过陈舟几次。
一旦赢了棋,老大爷们脸上总会露出得意的笑,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小子,你还得练”,或者“姜还是老的辣,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可惜的是,即使他们联合起来,陈舟依旧能保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胜率。
赢了皆大欢喜,输棋以后,大爷们的参谋部就内讧了,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是臭棋篓子,说按自己的想法走准没错的样子就像玩不起的小孩,也算是小区内一道别致的风景。
指责归指责,争吵归争吵,没有人真动火气。
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虽说变成“老小孩”,但那种老年人该有的沉稳老成还是少不了的。
他们只是退了休,没事干以后,与认识了大半辈子的朋友扯扯淡,互相挖苦几句找乐子。
别看陈舟跟单位领导不对付,面对这群可爱的老头儿,他还是很愿意与其相处的。
老大爷们也佩服陈舟的下棋技术,陈舟回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们没少为陈舟介绍工作岗位。
只是陈舟不想欠他们人情,便都推掉了。
其实论单位待遇与收入,有几位老大爷介绍的工作比水泥厂强得多。
毕竟是在工商局干了一辈子的退休干部,即使再没门路,给年轻人安排个工作还是易如反掌的。
而且陈舟本身学历又不低,人年轻,形象也算得上优秀,安排到哪里都不算走后门。
……
“呦,大棋圣回来了,这是又攒够假期了,准备在家待几天啊?”
一位正围观老朋友打扑克的大爷眼尖,陈舟刚拎着包裹走进小区他便认了出来,高声喊道。
他这一喊,旁边桌上下棋的老头也反应过来,直接把棋盘上的棋子一扫,站起了身。
“小陈啊,你可回来了。
你不知道啊,这个月咱们小区来了个小孩,下棋厉害的很呐,我看不比你差,反正我是下不过他。
我跟他说了,让你俩约个棋,有空较量一下。
嘿,你说巧不巧,我大前天跟他说的,今天你就回来了,待会他放学,我把他喊出来跟你下一盘……”
这位大爷还没说完,跟他下棋的那位急眼了。
“王占国你个老王八羔子,我都要将死你了,你怎么掀桌子?
下不过就别下!”
……
大爷们粗俗的争吵谩骂声将陈舟困在了原地。
小区单元门口的灯与工厂的太阳能路灯不同,光线色调是昏黄温暖的。
太阳刚下山,为了方便打扑克,大爷们已经点亮了灯,那小方桌和桌旁的人尽皆沐浴着灯光;
发灰发黑的楼房外墙上贴着小广告,用醒目的蓝色油漆写着开锁师傅的电话号码;
自行车棚分外破旧,没有充电桩,有人从二楼甩下一根长插座,拖在地上连接自己的电动车;
更远的地方,有孩童嬉闹,有不知谁家的宠物狗摇着尾巴迈着开心的步伐跑过……
望着这一切,陈舟拎着行李箱的手渐渐放松,任由行李箱的脚轮落在地上。
在外人眼中,他只是离开家一个多月重新回来的大孩子,可这28年的漫长,艰辛与孤独,又有谁能明白,又能与谁言说?
保持着沉默,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