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赵满仓一大早起来,就已经忙活开了。
护国寺十八号院东厢房拢共就只有两间房,面积也就是三十多平米罢了。
就这样的小房子,根本不需要怎么折腾。
可毕竟是结婚,赵满仓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布置得好看一些。
早上的时候,梅春燕跟她哥梅雪松就过来帮忙了,主要是窗花之类的活儿。
还有就是曹丽云跟魏洪洲两家也过来帮忙了。
魏洪洲还好说,毕竟他家小孩魏援朝之前因为呼吸道梗阻而无法自主排除,还是赵满仓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给救回来了。
所以他们家很感激赵满仓,但曹丽云家就有些不理解了。
当然,也许他们只是单纯地讨好赵满仓罢了。
自己邻居是一个医术挺厉害的医生,那肯定是要搞好关系呀。
更何况,今天可是赵满仓的婚礼,并且他又没有婆家人帮忙,这么好的机会,曹丽云他们要是不出手把握机会的话,那真的是太浪费了。
于是,小半个上午的时间,赵满仓家都十分热闹。
“满仓大哥,我们来了”
早上八点,韩小川、肖树铁、张建勇等人,以及郑大毛和王顺发他们都来到十八号院这边了。
郑大毛和王顺发两人在昨晚已经搓洗了好几遍,把自己身上的味道全洗干净了,都穿上最新的工服,看着还挺人模狗样的。
总共是八辆自行车,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豪华的接亲队伍了。
除了赵满仓这辆自行车,其他另外七辆自行车都是借来的。
钢铁厂一万多人,要找人借自行车,当然不会很困难。
而郑大毛和王顺发两人的自行车就是赵满仓给他们两人借来的。
“到了就好,稍微等一下,我们马上出发。”
赵满仓高兴地笑着点头,今天是他的大喜之日,虽说现在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社会都主张节约不浪费。
但赵满仓觉得,人生大事还是需要热热闹闹的,浪费肯定是不存在的,该有的体面和仪式感不能少就对了。
“哇,满仓大哥,这花儿可真漂亮,您是从哪里找来的呀?”
就在赵满仓准备给自己的自行车捆绑花球的时候,韩小川他们已经目瞪口呆地看着屋里桌上摆放着的鲜花。
那是婚礼花束,十分漂亮显眼。
主调就是艳红色的玫瑰,搭配天门冬,让这一圆形婚礼花束更显典雅浪漫,属实吸引人的眼球。
“这是我刚弄好的花束,你们看看就好了,别碰它。”
赵满仓笑着说了一句,但又怕他们把他精心准备的花束给弄坏了,顺嘴提醒了一句。
“满仓你居然还会弄这些花束?也太牛了吧?”
肖树铁等人顿时瞠目结舌,众人没敢靠近那张桌子,生怕弄倒了花束。
对此,赵满仓也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不过梅春燕他们几个半大小子已经咋咋呼呼地炫耀了起来。
听他们炫耀的话,以及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不知道还以为他们是赵满仓的家人呢。
花是赵满仓昨天晚上跑去崇文门花店那边买回来的,因为这次婚礼,他都提前订购了鲜花。
并且还不嫌麻烦地跑了西单几次,把花束需要的一些纸张给买了回来。
当然,这时代可没有那么多用于鲜花包装的材料,比如说海绵之类的,就算是百货大楼,那也是找不到的。
所以,部分没有的材料,赵满仓才会选择利用经验值兑换。
花店这东西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九四七年的时候,整个京城拢共有二十七家花店。
不过建国之后,这些花店全都合并归拢,变成了国营花店。
四九年之前,因为崇文门花店靠近租界的原因,所以在崇内大街一带就有了不少洋花厂子,专门就养殖郁金香、石竹等外国花。
一九五六年的时候,崇文门的世界和万顺两家花厂子合营并店,改名为京城花木第一商店,之后又变成了崇文门花店。
主要是承接国家重要的外事礼仪用花任务,也因此,赵满仓从这里找到了不少鲜艳的红玫瑰。
除了崇文门花店之外,其实赵满仓他们住的护国寺附近就有一个花店,叫护国寺花店。
护国寺花店的历史就要从清代开始说起了,可以说护国寺一直就是花市很盛的地方。
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自正月起,每逢七、八开西庙,九、十开东庙。
东庙是隆福寺,西庙就是护国寺。
京城多四合院,大家买花就是为了布置庭院,也因此护国寺花店也就以卖盆花为主。
这就是为什么赵满仓非得跑去崇文门花店那边购买鲜花的原因了。
当然,即便是从崇文门花店购买了不少鲜花,可还是被挑挑拣拣,丢了不少。
最后赵满仓还是只能够从系统兑换一些更加好看的鲜红玫瑰花,结果放一起之后,崇文门花店买来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