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68章 皇帝,兵强马壮者得之,宁有种乎?

第68章 皇帝,兵强马壮者得之,宁有种乎?

    戍边怎么也该骑马,难不成真到了那步,需要你一个进士驾驶驴车去冲击敌军吗?
    况且两国自从澶渊之盟后,已经少有战事发生,大家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一旦战事再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无辜百姓。
    最重要的是岁币都是当今天子从内库里掏出来的,也不会加在百姓头上。
    况且这也是天子应该做的事。
    包拯斟酌的道:“十二郎,这般想法,大抵是有些问题的。”
    包拯这个人也是认理的。
    同时也尊重规则。
    不属于自己的职责,绝不越权。
    他并没有想要阻止宋煊不要这么做。
    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宋煊他想的不太对劲。
    “十二郎读书天赋如此之高,为何想着要去戍边?”
    包拯认为如今军人的风评极差。
    得益于五代十国军人下克上的传统。
    就算是跟随宋太祖皇帝的那些大将们也没多少拟人的。
    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湖南把俘虏分给左右片着吃的李处耕;
    在西北手撕党项人生吃耳朵的王彦升;
    在四川纵容士卒活割女子双咯咯下酒吃的王全斌。
    几年时间吃了上百女子的王继勋,硬生生挖出人心肝吃的赵彦韬等等。
    甚至王全斌觉得他部下只割了一个女子的咯咯,就因为军纪被杀死,他心里还十分委屈呢,这算什么大事吗?
    就五代十国这些个军人美食家以及道德水准,赵大为啥倚重曹彬啊?
    因为他在一帮拟人将领当中脱颖而出。
    不仅控制得住自己吃异样美食的嘴,还军纪颇好,能控制手下人不要乱吃乱杀。
    简直是武人的灯塔了。
    用畜生以及礼崩乐坏形容这帮军头。
    那都是赞美他们了。
    动不动就屠城杀人取乐,而且不讲道义。
    只要是输家,那就是赢者杀你全家。
    鲁迅先生说过翻开历史一看,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然后细看之下,满本都写着吃人俩字。
    可是放在整个五代,连仁义道德四个拿来做掩饰的字都没写。
    只有吃人俩字。
    各种物理层面上的吃人!
    宋太祖赵匡胤只是杯酒释兵权,并没有选择要发展重文抑武。
    他把兵权从将门世家手里收回来,启用年轻将领。
    尤其是没有染上“美食家”的年轻将领。
    崇文抑武直到宋太宗上台,就杀了王继勋以及他的吃人团队。
    待到宋太宗对辽战事一败再败,差点身死,那帮武人要簇拥赵德昭上位。
    皇帝,兵强马壮者得之,宁有种乎?
    结果这帮武夫想要上演换皇帝的戏码,被逼得瘸腿驴车漂移二百里赶回来的赵光义发现。
    他直接逼死赵德昭,并收拾了一大帮军头。
    无论如何,宋太宗玩驴车漂移也好,烛光斧影也罢。
    至少他在消灭五代这帮旧船上的“美食家们”,在这方面是有功于华夏文明的。
    此后武将渐渐丧失了话语权,以及寇准带着皇帝亲征,武人更是被文官全面压制。
    从此之后。
    大宋朝就被重文抑武了。
    重新回到了仁义道德吃人作为掩饰。
    直到金兵踏破汴京,掳走二帝并其余战利品再次演变出赤果果的吃人。
    “戍边怎么不好了?”
    宋煊拍了拍毛驴子,让它过去饮水。
    “旁人能做得,俺就做不得?”
    面对宋煊的反问。
    包拯再一次呆楞住。
    他本就不是一个善于对喷之人。
    尤其目前还处于成长当中。
    无论是父母还是夫子,亦或者同窗,都没有像宋煊这般向他宣扬过,读书人怎么就不能去干臭丘八做的事了?
    因为大家辛辛苦苦的考取功名,可不是为了去当名声极其不好的臭丘八的。
    唯有站在庙堂之高,才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无论能不能走到宰相的位置,总归都是要有野望的。
    “十二郎,若是想要去当丘八,直接走贼配军的路子也未尝不可。”
    包拯倒是想要激一激宋煊,看他是怎么想的。
    “俺是想要自己选择是打是和,而不是被一帮子啥都不会的人胡乱指挥送命。”
    “待到将来辽国或者西夏入侵,不靠戍边士卒去御敌,难不成还要靠着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真以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那些读书人,学着诸葛丞相挥舞两三下鹅毛扇就能做到的吗?”
    宋煊站在那里,高声道:
    “至少有俺这样靠谱的人戍边,将来包兄以及家人兴许能够睡的更稳当一二。”
    包拯闻言轻轻下腰,叉手道:
    “十二郎高义,倒是我想的狭隘了。”
    “无妨,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