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87章 俺真是保守派

第87章 俺真是保守派

    辽国征发五十万大军都未曾击溃李明德,使得他信心暴涨,必定会不断的派兵破边,试探大宋的反应。
    若是我大宋边将表现的稍微软弱,被他试探出来。
    到时候李明德会使出更强的兵力,前来大宋边疆占便宜。
    依我之见,无论如何都要打。
    但如何对付全都是骑兵的西夏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绝不能脑袋一热,就全都前压上去。
    辽国皇帝已经做了坏榜样,我们大宋不能学习。
    如今宋辽两国承平已久,士卒缺乏训练。
    大宋又无多少战马,不如暂且筑城互为犄角之势,被动防御。
    待到士卒精练,再结合战场时机,再做判断。
    同时派遣使臣前往辽国,希望辽国皇帝能够节制西夏李明德。
    李明德不听,必然会加剧双方之间的矛盾。
    这很好。
    免得我大宋与西夏开战,辽国前来凑热闹。
    双线开战压力更大。
    只要把西夏以辽国搞成敌对关系。
    届时西夏小国遭受两国痛殴,同时两方关闭对西夏的榷场,减缓西夏国的经济循环。
    如此双管齐下,方能削弱西夏的实力。
    这是从大局而言。
    面对个体,朝廷要及时给与士卒奖赏,发动当地百姓。
    据我观察,大宋士卒禁军待遇好,但各地厢军待遇差。
    边疆士卒更苦,他们的俸禄也并不高,很难养活全家人。
    连自己的家人都养不起,如何能让他们上报国家?
    那更是无稽之谈。
    因为我斗胆建议,除了要挑选敢战之兵训练,提高俸禄外,也可给适当给与战功奖赏分配边疆新占土地。
    以至于让士卒扎根边疆,世代守护疆土。
    新的军功奖赏并不仅仅是单独给一个人奖赏,而是以整体的都、营、军为立功表现的集体功勋,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以及更强的凝聚力。
    士卒战死抚恤避免被克扣,伤残也要给以一定的赏赐维持日后生活。
    边疆百姓向来勇武,朝廷也可发动百姓对抗藩兵。
    无论是打探情报亦或者是他们袭杀藩兵,皆是可给与奖赏。
    最后便是利用藩兵。
    许多部落并不与西夏友好。
    拉拢这群人为我大宋所用,将来也好能得到更多的情报来源。
    如此才能让朝廷立于有利地位。
    李明德想要发起战争便有他去决定,但他想要何时结束战争,那就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我个人认为考官的题目有些理想主义。
    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办法。
    大多都是且只能有一个选择。
    谈判桌上对己方的许多有利条件,全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血流成河厮杀出来的。
    若是光凭借打嘴仗,就想要让那些蛮夷臣服。
    简直是痴心妄想!
    两国土地之争,穷则搁置争议,富则自古以来。
    如何未战就先跪?
    天下岂有这般道理!
    就算朝廷想要和谈,那也得发兵进行恐吓,打上几场,蛮夷才会静下心来听你讲话。
    宋煊洋洋洒洒写完这篇议论文后,又回想起晏殊教导自己。
    写在纸面上的文字,能留痕的内容。
    莫要表现的过于激进。
    然后宋煊又在结尾上填上一句。
    此乃书生之言。
    若是朝廷想要真正实施起来,还需亲临现场去做调查。
    最重要的是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
    我辈读书人不可靠着臆想,在朝中一拍脑袋便制定国家政策。
    宋煊给自己先叠甲,套上保守派的衣服。
    如此一来。
    写在纸上的言论,便算不得过于激进。
    写到最后一个字落笔后,宋煊终于松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毛笔。
    宋煊揉揉发酸的手腕环顾四周。
    他见好多人依旧在抓耳挠腮,迟迟没有落笔。
    这有啥难的?
    建政这种技能许多人都具备啊。
    无论是什么贴吧学两手,还是坐出租车听司机闲聊。
    要么就是过年聚会父辈开始吹牛逼。
    最不济还是自己在群里东拉西扯,或者看别人东拉西扯。
    至于不少大手子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许多问题都能分析出来呢。
    一个个挥斥方遒的,宋煊倒是没少学几手。
    王从益是当过官的,对于执政是有经验的。
    只不过他身体不好,暂时辞职。
    恰巧在应天府这里养病,闲着无聊就参与了此番考试。
    他瞧着范仲淹出的这个题目,当真是过于复杂了。
    寻常学子怎么可能会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呢!
    这简直是强人所难啊。
    难不成范仲淹是看报考的学子众多,所以考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