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幕后主使,极有可能会把锅扣在你的头上。”
“王兄说的对啊。”
宋煊当然知道幕后主使就是自己,但嘴上却道:
“可俺不屑于背地里绑人,要打也是光明正大的揍他一顿。”
“十二郎是光明磊落之人,可你没去过东京,那里的腌臜之辈太多了,光明正大是要吃亏的。”
王从益好歹是在东京厮混过的,这句话他是亲身经历过的。
毕竟他爹经常干些腌臜事,他都看在眼里。
“王兄所言是极,俺今后会注意的。”
“若是有难处,可去寻我,我身体虽然不堪,但好歹是宰相独子,比他那个位比宰相之子要强上许多的。”
“多谢王兄。”
宋煊把王从益送上轿子:“俺记住了。”
“嗯。”
待到帘子放下,轿子直接走了。
以前大唐只有三品以上的才能乘坐轿子,只是如今的大宋畜力缺失。
连皇帝的马都是要靠着购买或者进贡的方式获得,民间就更是马少了。
人力代替畜力的需求直线上升,直到北宋中后期,士大夫们为了标榜自己圣贤,拒绝以人代畜的行为,认为这是有伤风化。
即使上奏朝廷下禁令,但民间乘轿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雇主愿意出钱享受,轿夫愿意挣这份钱养活家人。
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瞎几把巴巴,谁他妈的愿意听你的啊?
王从益轻轻呼了口气,方才演了那么一出,效果不错,他还不至于走路的劲都没有。
等到轿子远走,苏洵忍不住摇头道:
“十二哥,看样子当了宰相也没有用,他该绝后也得绝后。”
“小风寒都能要了人命,没必要要求太多。”
宋煊是深知大宋的医疗水平的。
纵然是后世拍片子接骨兴许都能长歪了,得重新打断矫正。
窦翰大抵是废了一条腿。
“他太虚弱了,到了冬天过于难熬。”宋煊紧了紧自己考篮的带子:
“估摸没几年好活头了,卖好有什么用啊?”
“俺们将来都是要在东华门唱名的,何必因为一点小麻烦就屈居人下人?”
苏洵一愣。
十二哥此番言论其实与包拯,范仲淹并无区别。
尤其是当今宰相王钦若的名声一点都不好,何必跟他扯上关系?
苏洵很快就把他抛在脑后,而是急切的询问:
“十二哥,我们现在是去寻找窦翰那条臭狗吗?”
都这个时辰了。
宋煊觉得官府的人也该找到窦臭了。
他不想把苏洵给牵扯进来,自是点头道:
“俺们两个自是要去瞧一瞧他到底成了什么狗样子了。”
“对头对头。”
苏洵挎着考篮一边走一遍畅想着:
“我拿佩剑,十二哥拿着弓箭与唐横刀,咱们两个定然能寻到人。”
“可惜俺养的狗还太小,不能追踪。”
“对对对,将来我也要养猎犬。”
苏洵兴趣极大,总之就是好玩嘛。
待到走到半路,捕头丁哲连忙上前迎接:
“好叫十二郎知晓,那失踪的窦翰已经被寻到了。”
“真是可惜。”
苏洵当即唉声叹气:
“若是被我先寻到,总是要让他暗中吃些苦头。”
“倒是不可惜。”丁哲瞧着宋煊脸上的神色:
“十二郎有所不知,那窦臭脸肿的像个猪头,右腿都被强人打断了,就是为了避免他回去报官,耽误了强人卷钱跑路,张推官已经把案子给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