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十二哥他平日里人缘好,有人来报信,才让十二哥先下手为强,心怀善念只敲断了他一条腿。
如今窦翰的父亲仗着身居高位,就想要让十二哥去死!
“天下那么多无财无背景的人,难不成他们只能选择去当狗腿子,甚至连当狗腿子的机会都没有吗?”
张方平突然觉得有一股子无力感。
“方平。”宋煊吐了口嘴里的吐沫,漱漱口笑道:
“昨天俺就说了,朝中尽是碌碌无为之辈,我等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我等自是要取而代之,扫荡朝中庸碌之辈!”
“光靠我们两个?”
“可以由俺们两个开始,团结更多的人。”
“更多的人?”
“你说这世上是有背景有财力的人多,还是平民出身渴望改变自己阶级的人多?”
“自是我们这样平民出身的人多啊!”
张方平要不是展露出了自己的读书天分,他能有今日?
“十二哥,我们可不是生来富贵的!”
宋煊嘿嘿笑了两声:
“所以只有俺们两个人太少了,应天府书院是个好的场合,自是要结交更多的有志之士,将大家纳入一个团体,才能扫尽朝中庸碌之辈。”
宋煊虽然没有把结党这事放在明面上,但张方平也是知道一些大唐许多党争之事的。
他也没有拒绝。
“十二哥,你心里有主意就成。”
“安心安心,俺什么时候心里没主意过?”
宋煊虽然对于组建类似一心会这种名字不符合大宋社团的潮流,表示拒绝外,但并不抵触这种模式。
大家聚在一起,本就是要有着相同的利益追寻。
要不然凭借着单打独斗,去同朝中那些既得利益团体争斗吗?
显然是及其不现实的。
你在外面做事,皇帝身边有的是小人给你扯后腿。
再加上如今的仁宗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偏软的人,如何能像阿斗那样表示对你完全的信任?
还需要朝中有人与你打配合。
与其到了朝中被迫给他们当狗,不如咱们自起炉灶,相互成就。
宋煊已经计划好了。
等进了书院就找个合适的时机,组建类似青龙互助学习小组,慢慢考察品行,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宋煊吃了几口早饭,又跟一旁的陶宏道:
“你抽空去找曲泽,叫他回去告诉曹帮主一声,让他差人把窦臭家底帮俺查清楚,他的儿子孙子之类的,家眷的消息也都不要放过,俺有用处。”
“好。”
陶宏一口气应下来,并没有觉得查他一个翰林学士全家有什么需要忌讳的。
真到了那步,干掉窦臭全家都没问题。
“俺不是想要杀他全家。”宋煊特意叮嘱了陶宏一句:
“俺只是拿过来当做威胁之用,防范于未然。”
“千万别传达错了,要不然这四两一旦上秤,千斤担子都压不住的。”
“少爷,你没必要叮嘱我的。”陶宏耸耸肩:
“反倒是我没有误会你的意思,你自己个杀心有些重。”
宋煊愣在原地,仔细思考了一二。
包拯平日里饮酒很少,故而酒量也最差。
此时日上三竿都没有起来,一直都在呼呼大睡。
直到中午吃饭才把他喊起来,好在并没有发生什么呕吐之类的事。
包拯的脸色倒是看不出黑眼圈,他抓着碗:
“以后我可不会轻易喝酒了。”
“俺也一样。”
宋煊应了一声,往自己嘴里扒菜。
包拯惊疑了一二,他以为宋煊酒量好,是最好酒的。
可宋煊的性子他自是晓得的,不说言必行,行必果之类的,可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做出的承诺。
“十二郎也不好酒?”
“不好。”
宋煊只喜欢在大夏天喝点小冰啤酒吃点小烤串之类的,平日里都是爱喝可乐的。
包拯松了口气,他连连颔首:
“十二郎有这份心就行,酒多误事,更何况还有人盯着你呢,我觉得窦翰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今后我等出门还是要结伴而行。”
包拯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被翰林学士儿子盯上,就要远离宋煊,这不是他的为人。
更何况他年岁是最大的,包拯觉得自己更要照顾这群弟弟们。
至少遇事后,他也能出个主意之类的。
“谢谢包兄,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天塌不了。”
包拯别看岁数大,可他承认自己真的做不到遇事如宋煊这般气定神闲!
难不成建议射箭当真能养成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性格?
宋煊自是听出包拯话里的意思:
“包兄,俺早就说过,这大宋可不是姓窦,我辈读书人努力读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