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172章 提前交卷(二更)

第172章 提前交卷(二更)

    听到晏殊的解释。
    政治斗争经验极为丰富的曹利用两条眉毛立马挑起:
    “我看他们二人脸上都是带着笑意,原来都是在这互相演戏呢!”
    曹利用虽然为武将,但是在朝中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
    他自是有着超越一般人的见识。
    在官场当中争斗,大家面上笑呵呵,背地里捅刀子的事,他早就见惯了。
    读书人的阴狠,可一丁点都不比那些没卵子的宦官弱。
    这段时间为了避嫌,晏殊并没有与宋煊有过什么交流。
    因为晏殊有些担忧。
    他知道宋煊是个聪明人。
    而聪明人就爱“取巧省力”。
    晏殊就是这样。
    以己度人。
    他太了解宋煊的想法了。
    晏殊就是预防宋煊从自己的只言片语当中,猜出一些考题的内容。
    那对于其他学子就不公平了。
    不要以为不可能,就算晏殊在朝廷厮混这么多年,那也是容易中别人语言的陷阱的。
    晏殊有心想要让宋煊奔着连中三元的目标去,但前提是相对公平。
    而不是那种故意泄题,把宋煊给推上神坛。
    这种事,晏殊不会去做,也不屑去做。
    因为他相信依照宋煊的傲气,定然会狠狠的奚落自己看不起他。
    晏殊太懂年轻气盛的自己了。
    故而他也相信宋煊也是如此心气!
    年轻的晏殊是有过被泄题的经验的。
    当时是南人北人之间的对决,他不愿意卷入其中,说自己恰巧提前做过天子出过的题目,所以他请真宗皇帝现场另外出题。
    他不需要搞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因为晏殊对自己有些极强的自信!
    难道宋煊如此骄傲之人,他会搞这种拿不上台面的事吗?
    这种事晏殊都不用去问宋煊,他就知道显然不可能!
    “同叔,那顾子墨会不会想暗中使坏啊?”
    曹利用知道宋煊说过的计划,此时不过是在提醒晏殊。
    他这个老友聪明是聪明,但只是善于自保。
    并不是善于政治斗争以及保护他人。
    “是会有这种可能,我会亲自盯着他,不给他在卷子上弄事的机会。”
    晏殊虽然没有与宋煊直接交流,但是也明白他身边带了一个护卫。
    看样子宋煊是怀疑有人要威胁他的身家性命了。
    曹利用颔首。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显。
    宋煊到了考场当中,来到了自己的号区,发现周遭都坐满了人。
    此时北宋的科举考试环境还行,倒是没有像明清那样。
    学子们缩在狭小的号棚里,连考三天吃喝撒都在里面,大便都是要提前申请的。
    有的学子为了不让考官厌恶自己,留下坏印象,会憋着不上大号。
    此时大宋考生头上全都是棚子遮阳,棚子下摆满了桌椅,隔着间距。
    因为这又不是经常用,三年才用两次,故而都是临时搭建,方便恢复。
    高台上。
    考官累了就坐在上面,或者下来巡逻。
    总之就是所有学子的动作,都要收入眼中。
    绝不允许看不见任何人的小动作。
    监考这件事也是极为严肃的活,至少能保证官府对外的信用。
    一旦发生科场舞弊时间,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全都得倒霉妥妥送政敌手里的把柄。
    而且考场也不是一个考官盯着。
    宋煊环顾左右,又有兵丁来回巡逻。
    晏殊作为主考官也是左右巡逻,待到时间到了便响起敲锣声。
    天圣二年。
    应天府解试。
    开考了。
    在铜锣响起之前,所有的学子都禁止交头接耳。
    该磨墨的磨墨,该顺毛笔的顺毛笔毛,都在做准备工作。
    今天考的第一科是经义题。
    一共十五道。
    全都是晏殊亲自从儒家经典书籍挑选出来的。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兵丁举着牌子在考场上来回走动。
    确认所有学子都看到了。
    等他们誊抄在草稿纸上。
    然后再由另外的四个人举着牌子是下一道题。
    此举相比于搞试卷出来,更不容易泄题。
    还是现场写牌子,相对不容易被人提前泄密。
    卷子这种事,总归是有人能够轻易抽走泄题的。
    如今的大宋对于科举考试,还没有单独搞出来“别头试”来进一步加强公平。
    否则长期照此下去,那便是平民出身的学子会减少,许多进士都是世代为官。
    家里头一代考取进士,自是要竭尽全力培养下一代子嗣考取进士。
    从而把这份家族富贵,延长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