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176章 一诗一赋一填空(月初求月票)

第176章 一诗一赋一填空(月初求月票)

起手式”,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能如此快就想到思路,脑瓜子就是聪明。
    因为在晏殊观察,许多学子全在冥思苦想。
    甚至连晏殊看好的韩琦,也迟迟没有动笔。
    即使他那首西昆体的诗做的不错。
    溜达之间,晏殊又回到了起点。
    曹利用指了指有些坐立不安的顾子墨,他方才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巡场。
    顾子墨脸上的表情,谁都能看出来是有着惶恐了。
    此时也顾不得官员的仪态,一个劲的擦着热汗。
    因为时间拖的越长,顾子墨想的就越多。
    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人虽然善于考试,但是大多数人心里当真是脆弱的很。
    “拖着他吧。”
    晏殊决定待到宋煊若是交卷,正好询问一番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利用颔首,随即询问道:
    “我看许多人对你出的题都怨声载道的,是否太难?”
    “难就对了。”
    晏殊摸着胡须哼了一声:
    “这才超过七千人,待到他们去东京参加省试,怕是全国各地善于考试的学子,都能在两万人作用,解试过不去,早点放弃也好。”
    曹利用也不在多言,总而言之,想要中进士还是难度挺大的。
    因为真宗朝的解额就超过一万五千余人。
    这群人都是要去参加省试的,择出最优的几百人,进入殿试,然后再被刷下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人来,剩下的才是进士。
    北宋大规模养士,在殿试多录取些进士,还得是宋仁宗亲政后的举措,直到中后期全部录取。
    诗赋把众多学子都难住了,许多人都汗透衣服了。
    不管是闷热,还是紧张,许多学子都不好受。
    到了时间,便是一声响锣。
    示意可以吃饭了。
    若是想要去厕所,必须要举手,有专人带过去,且要排队,不允许多人同时离开。
    宋煊掏出自己的炊饼,夹上牛肉片,打开自己的绿豆汤,吃起午饭来。
    他准备一会再睡一觉,待到下一场考试把所有题目誊抄上后,再去上厕所。
    反正下午考的就是填空题。
    时间眨眼而过。
    “直娘贼。”
    宋煊撒尿的时候忍不住喝骂:
    “晏老贼搞了三十道题,幸亏老子最近一直看论语,至少有三道还没想起来。”
    待到他捂着鼻子出去后,便瞧见一旁候场的晏殊。
    他脸上露出微笑:“宋十二,这题目你可满意?”
    “俺满不满意不重要,晏相公满意就行。”
    宋煊稍微行礼随即想要回去。
    但是晏殊却道:
    “忘了与你说了,方才你的试卷本官已经让人遮起来了,免得被人瞧见,免得落得一个主动帮他人作弊的名声。”
    宋代场屋连片设席,使得考试传义十分方便。
    稍微抬抬头,就能凭借暗号传递信息,或者目力极好的人都能看见。
    诗赋之作,贵在创新,非聪明博学之士难成佳篇。
    策、论则需通古今之变,除非宿构,场屋之中亦很难抄袭。
    帖经、墨义,它们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和问答题(回答经文及注疏)。
    两者皆以背诵为主。
    考试时夹带、传义都十分方便,所以在场屋中对这些应试者的防范尤为严格。
    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在省试中因同情一位患病的李姓举人,竟将自己的答卷放到那人的书案之上,供他“拆拽回互,尽用之不妨”。
    不久,“榜出,欧公作魁,李亦上列”!
    到了南宋的时候,考这科的时候,私自带着书已经是半公开化的开卷考试了,甚至还几个人雇佣一个枪手,给大家一块传答案。
    因为这科最容易被人抄袭。
    “多谢范相公。”
    宋煊的道谢,晏殊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摆摆手示意他回去答题。
    待到宋煊勉强胡编的“典故”诗写出来后,依旧是提前交了卷子。
    因为这种情况,宋煊还是被晏殊公事公办的叫进去询问。
    宋煊顺势瞧了一眼,脸色稍显苍白的顾子墨,想必他现在是有些慌。
    万一自己抓到刺客,他可就说不清楚了。
    顾子墨瞧着宋煊盯着自己笑,他自是强壮镇定,瞪了回去。
    宋煊照例等了一会,没成想张方平也交了卷。
    “十二哥。”张方平脸色有些不好看。
    “嗯。”
    宋煊应了一声,他没有主动问考的如何。
    考完试对答案完全没必要。
    “我没考好?”
    “嗯。”
    宋煊应了一声:“其实俺也没考好。”
    “啊?”张方平有些不敢相信,但突然又想起来了:
    “十二哥,是因为家里出了事吗?”
    “不是,单纯的对于西昆体不是很熟悉,诗写的也不尽人意,赋嘛,有些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