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的铺子也是雇佣了一批归德军厢军的家属,除了日常要给书院分润利润外,还要时不时的去周济其余人。
如此一来,有了军方和官府的支持,彩票这个事业才算是彻底稳定下来,并且确保把其余人都排除在外。
有了这个行业,倒是开了几家造纸坊,稍微供应一二。
晏殊的政绩,从商税上也比去年多了。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依旧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又到了发解试的时间。
十个月的时间眨眼便过去了。
自从得知顾夫人有孕后,宋煊便是收了心。
每日去书院上课,听夫子讲课,甚至连放学后,都被夫子叫过去单独开小灶。
那三国演义,也不过是他口述,由自己的伙计肖志鸿代笔,写出来的。
卷比的生活,一度让宋煊觉得自己回到了高三那个时候。
没日没夜的学习,就是为了多考一分,就能超越一操场的人。
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
晏殊当时做出那种决定后,心中是有一分担忧,宋煊会自暴自弃的可能。
但好在自己还是了解宋煊的,他经得起摔打。
宋煊随口垫吧了几口,便回到了书院,继续下午的学习。
夫子王洙因为甲班失利的学子太多,这几个月来自是越发用心,如今头发上竟然有了一丝白发。
“宋十二。”
王洙当即点名,开始考教宋煊的墨义。
宋煊自是老老实实的站起来。
一个是他真的有心要考解元,另外一个是一直不能介怀,这帮学子们竟然没有在考场上大发神威,自是要狠狠的操练他们。
“《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夫子王洙手中的戒尺一顿:
“阐述“仁”的内涵及其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其内涵丰富,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实践原则。
《论语》中孔子多次论及“仁”。
宋煊稍微思考了一会,才稳稳的答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揭示了“仁”的本质: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在治国安邦中,“仁”尤为重要。”
“仁政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核心,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仁政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教化百姓,从而实现天下和谐。”
“历史上,如周文王、汉文帝、景帝,光武帝,明帝,唐太宗等明君,皆以仁政著称,其治国之道可为后世典范。”
“综上所述,学生以为“仁”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目标,更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唯有以仁为本,方能实现个人与天下的共同发展。”
王洙颔首,对着众人道:
“你们谁还有要补充的?”
王泰瞧着宋煊,这个小子也太能卷了!
自从落榜之后,王泰可是瞧见宋煊真是往死里学,再也没有以前吊儿郎当的样子了。
逼得他也是豁出去学习,连青楼都许久没有去了。
就算是吕乐简他来邀约,王泰也直接拒绝了。
因为他发现宋煊在诗赋这条路上进步极快,自己本来遥遥领先,结果竟然不断的被他超越。
反倒还要问一嘴,你怎么写成这个逼样了?
王泰不得不承认,宋煊这个陨落的神童,到底是发挥出威力来了。
他接受任何知识点都极快,而且对于许多历史人物都了如指掌。
天赋这玩意,你真是再怎么努力,都不一定能赶上。
在青龙互助学习小组当中,宋煊自是带头卷起来了,搞得大家都不得不争相卷起来。
可哪一个不是年轻气盛,谁都不想落在他人后面。
好些个人的嘴都变得毒蛇起来,时不时拿着老落榜生来吐槽。
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韩琦,也能精准的吐槽几句。
此时的墨义考题,宋煊不仅说的对,还加入了他自己的见解。
整个教室里倒是没有人言语。
哪有什么需要补充?
你赶紧把宋煊说的话记下来才叫正事。
王洙自是点头:
“人一定要知耻而后勇,今年的发解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谓是一晃而过,又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
“我希望你们都能拿出实力来,全都中榜,也不枉你们这些日子勤学苦练的辛苦。”
王洙让宋煊坐下之后,又开始点名王泰,询问《中庸》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说是考教,但也是给众人提醒,丰富他们的知识。
这种知识点,只要背下来就能得分,没别的方法。
这也是科举考试重点要抓住小抄的环节。
王洙考教了一会,便接到通知,要去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