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258章 (双倍月票太猛了,五一必须加更)

第258章 (双倍月票太猛了,五一必须加更)

    有关治理黄河的事。
    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难题。
    见多识广的孙奭内心深处,总是觉得李垂的法子,不够靠谱。
    凭什么黄河就会按照你的想法,去淹没辽国的地界?
    当然若是此举真的能成功,对于大宋而言却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
    至少河北上千上万亩的良田全都被淹没,变成沼泽。
    而且损耗的也都是大辽百姓的利益。
    辽国的骑兵便无法迅速的南下攻打大宋的首都。
    如此一来,来自北方的压力顿时减弱不少。
    自从澶渊之盟后,大宋每年向大辽知府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
    (房山地区到涿州地区,张叔夜在被金兵押着过此河自缢而死,誓不过河;李景隆率领号称六十万大军的朝廷军在此地与燕王朱棣血战,一举送掉朝廷军的优势兵力。)
    当年赵匡胤认为只要自己能把国库积累到二百万匹就可以开战。
    如今澶渊之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送出去的岁币早就超过了宋太祖赵匡胤认为开战底气。
    再加上就算澶渊之盟后,为防御辽国及其他北方威胁,大宋并没有大幅度裁撤北方诸军。
    在河北、河东(山西)等边境地区长期了维持了规模可观的驻军。
    在河北路,此地是防御辽国的核心区域,大宋常驻军在十万往上,驻扎在定州、雄州、霸州、真定府、大名府等地。
    在河东路,防御辽国西线以及策应防御西夏,驻军在五万往上。
    这些都是禁军。
    至于人数更多的厢军以及乡兵(民兵)都没有算作在内。
    常态驻军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可也成为财政负担,再加上军政腐败导致战斗力下降。
    守护北疆的士卒,甚至都要吃发霉的米。
    朝中许多人都对此有些担忧。
    若是李垂的决开黄河淹没大辽的计策能够成功。
    不仅能轻易减轻防御辽国产生的财政压力,甚至都不一定会继续给岁币了。
    还能缩减军队数量,从而有富裕的钱编练出新的精锐士卒来。
    辽国想要报复大宋都没什么机会。
    可谓是一举多得!
    要不然也不会有朝廷重臣公开赞扬李垂的办法,并且为之讨论记录在案。
    孙奭只是期待那个早早作答的举子并不是胡乱一气的答一通,而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兴许会扭转朝中百官一举多得的不靠谱想法。
    策论题目一出。
    该知道的也就知道了。
    王珪从驴车跳下来。
    目瞪口呆的瞧着一旁还在傻睡的王保。
    “中了,中了。”
    “啊,什么中了?”
    王保擦了擦嘴角的口水一脸懵逼的询问。
    至于许显纯则是在驴车内睡觉。
    王珪万万没想到昨天十二哥等人在饭桌上随口押题。
    竟然被那包黑子给押对了!
    昨天他们夜里可都是在看这方面的资料。
    这下子十二哥他考中会元,岂不是板上钉钉了?
    尤其是王珪听着外面闲汉议论声。
    虽然陛下放出扩招的口谕,可谁想到科举考试改革后的第一次省试,竟然会如此之难?
    关键是官家都无法提前知道试题的内容。
    此番出题的是当时大儒,教授官家的二人,孙奭与冯元在东京城早就名声在外了。
    谁承想这俩老头子出的题目会这么刁钻?
    听着别人的议论声,王珪尽量让自己表现的不那么高兴。
    像宋煊平日教导他的那般,将来若是为将,自是要喜怒不形于色,遇事后方能稳定军心。
    毕竟那么多人都看着你呢!
    同样作为官家的赵祯,省试的题目自己是无法做主的,但是殿试的可以。
    他瞧着皇城司的人送来有关省试的题目。
    治理黄河?
    “这个题目可太大了。”
    赵祯并不觉得从来没有处理过政务的举子们,会想出什么实际的解决办法来!
    但是孙奭孙宗古这个夫子,赵祯是非常认同他的。
    赵祯站起身来,走到无逸图,这是孙宗古献给他的。
    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宋璟写的“无逸图”献给唐玄宗。
    唐玄宗将此图放在殿内屏风上,便于经常看。
    京师自己勤政爱民,发奋图强。
    唐玄宗确实是做到了,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因为破旧,就换上了山水画。
    赵祯又想起孙奭每次给自己讲述经义的时候,总是会把经典历史同当今的治国安民的实际相结合起来。
    以前代的“乱君亡国”为鉴戒,体恤百姓的疾苦,以此来巩固大宋的统治。
    在自己父皇搞天书运动的时候,孙宗古也是每每直言劝谏,为自己教学的时候,也是反覆规劝。
    因为孙奭孙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
    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