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

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

示意他不要声张。
    方才与宋煊交好之人,许多人都寻不到。
    “第九名,吴仅,饶州举子(鄱阳县)。”
    “第八名,田道成,应天府举子。”
    “第七名,祝玉,应天府举子。”
    “第六名,包拯,应天府举子。”
    “第五名,韩琦,应天府举子。”
    “第四名,张方平,应天府举子。”
    “第三名,赵概,应天府举子。”
    “第二名,梁蒨,应天府举子。”
    传唱官一口气念了这些人的名字,全都落在了应天府举子之上,更是让众多举子感到震惊。
    应天书院如此牛逼吗?
    他们早就听闻神通晏殊在应天府大兴教育,并且把应天书院变为府学。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应天书院院长是谁?
    可是如此省试的成绩,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来自应天书院,足以见识到应天书院院长的厉害之处。
    更不用说本届最大的会元人选是宋煊,他也是应天书院的。
    “难不成此次会元当真是宋煊吗?”高若讷脸上更是极为精采。
    文彦博轻微颔首:“倒是有如此可能!”
    高若讷连忙开口道:“看样子应天书院我也得去啊!”
    上次他们在洛阳的时候,就约定过后奔着应天书院去游学,但是时间上来不及。
    未曾想今日见到如此盛景。
    就算用不到殿试过后的金榜题名,光是靠着省试的这份成绩,便是应天书院最好的招生简章。
    更会使得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前往应天书院去游学,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学。
    张源是最为惊诧的,他本以为宋煊板上钉钉的会元,未曾想到连带着他身边的同窗都如此厉害。
    “应天书院名不虚传。”胡瑗已经不抱希望了,他们这群人当中就只有生过一场大病,被照顾的阮逸中榜了。
    “守道兄,你也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可是知道他们的情况?”
    石介也没有考中榜单,他当然知道宋煊身边的那群人了。
    当初他还借住在宋煊家中,只不过二人理念不同,并没有深交。
    “他们在书院当中就是比较拔尖的学子。”石介瞧着好友胡瑗道:“你也动了心思?”
    “悔不早听兄之言,应该早些去应天书院游学。”
    胡瑗叹了口气,他与石介是通过信的,知道应天书院的情况。
    石介也是叹了口气,今日榜单许多应天书院同窗都登上榜单了,自己却是落榜,兴许真是的是心境与他们不同。
    他批评了随意修黄河的主意,以不变应万变,黄河之险,岂是常人所能制约的?
    “看样子,今后前往应天书院的举子该不计其数了。”
    张源对着好友胡昊提了一嘴,不过随即一闪而过,自己可是有宰相命运的。
    此时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
    待我让十二哥儿写一封推荐信,自己也去应天书院深造一段时间,那也是极好的!
    吕夷简捏着胡须,倒是没有料到前十名当中有九人全都是应天书院的举子。
    至于第一名人选是谁,他早就清楚的。
    “爹,这应天书院是谁在管理啊?”
    吕公弼在东京为官,对于应天书院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晏殊主政应天府。
    “范仲淹!”
    吕夷简双手背后道:“此人也是有大才啊,今后也要调到京师来任用!”
    如此人才,吕夷简认为必须要笼络到自己的利益集团当中来。
    但是吕夷简不了解范仲淹,他才不会加入吕夷简的利益集团,还要跟着他对着干!
    此时的吕夷简心中已经起了要提拔范仲淹的心思。
    殊不住他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赵祯是知道这份名单的,应天书院许多举子都上了榜单。
    但是一旁的贴身宦官张茂则十分惊诧的道:
    “如何全都是应天府举子,这晏相公未免也做的太好了!”
    “哈哈哈。”
    赵祯听着侍从的话,十分的得意。
    不仅仅是晏殊的功劳,范仲淹在书院做的一些事,通过宋煊的经历,也被皇城司的人传递到了赵祯的耳朵当中。
    故而他对于范仲淹也是有所了解的。
    此君当真是一个君子,将来必须要重用的!
    “若是范公能够多为朕培养些优秀的举子,那才是真正的为朕分忧啊!”
    赵祯瞧着外面的学子议论声,实在是此事过于震惊。
    大宋自从立国开展科举考试这么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如此先例。
    甚至有人下意识的认为,是不是应天府的举子提前得到了什么渠道,故而他们才考的如此好?
    因为在考场上作弊的可能性极小。
    他们这些同府的举子,都不会被分在相同的考场当中,就是避免他们当场串联作弊。
    唯有提前漏题,做了准备,他们才会有如此耀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