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淡淡说了句:“回去上朝吧。”
说罢他便带头走入大殿,玄色龙纹衣摆仿佛扫过跪地群臣的头顶,无声宣告着一件事——大夏的天回来了。
百官静默无声,屏息垂首跟在皇帝身后,余光只敢看向那双蟠龙靴踏过的玉石台阶。
虽然多年未理朝政,但久居上位的压迫感仍让众人脊背沁出冷汗。就连以江靖为首的那些老滑头,此刻也大气都不敢出。
何为天家气度?
文武百官就算面对山上修士也未必如此毕恭毕敬,但对于苏承乾却是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大夏经历献王、端王夺权,近年又与大炎摩擦不断,早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刻。
老皇帝的归来,简直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
苏青知道云逸对这些琐事不感兴趣,便说:“父皇恐怕要忙上一阵子了,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东安城,想去哪里逛逛?”
云逸说道:“这皇宫属实没什么意思,宫规森严,透着一股压抑。”
“要不要去献王府看看你家王妃?”
“啊?”
苏青掩唇轻笑:“妙锦这个小妮子也真是奇怪呢,当初求我许她与苏信和离,结果一直拖着没做,目前还顶着献王妃的名头。”
云逸毕竟曾与那位聪慧王妃打过交道,立刻猜到她的心思:“她这是想要打着献王妃的名头,赶走那些狂蜂浪蝶。”
作为东安城鼎鼎有名的美人,江妙锦和离的消息若是传了出去,还不知会让多少人动了心思。
可她只想安心种花,最烦那些追求者。
两人结伴往宫城外走去,途中宫人皆是低头不敢多看。
虽然老皇帝回来了,长公主手中权势也要如数奉还。但谁都知道长公主最得帝心,如今她就是京城中最为金贵的女子。
当然,那个被她挽住手臂的男子,更是贵不可言。
云逸看了眼对于出外闲逛显得兴致勃勃的苏青,发现她终于放下了肩上重担,解开了心中死结,整个人焕然一新。
竟是多了些少女般天真烂漫的感觉。
嗯,应该是错觉,胸前份量哪里是少女比得了的。
云逸努力忽视掉胳膊传来的柔软触感,此番出行也不御风,干脆随她慢慢悠悠出了宫城。
上次离开东安城的时候,这里被大炎的人放了一场大火,烧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如今看来已经修复如初,只是民间气氛有些凝重。
毕竟大夏大炎摩擦太多,常有即将开战的传闻,局面仿佛一触即发。
再加上有心人刻意散布各种传闻,包括长公主命里带煞,克死了老皇帝和自家兄弟这种离谱谣言。
苏青微笑道:“既然父皇回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对苏承乾颇有信心,相信只要有父皇在,大夏面临的难关自会攻破,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其实又何止是她,整个大夏都对苏承乾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任。
一队人马从宫城中涌出,四散往城外纵马狂奔,一边跑一边将老皇帝苏承乾归来的消息传遍京城。
紧接着他们还要分别去往大夏的四面八方,将这个消息带到每一寸大夏疆土。
东安城的百姓得了消息,方才的阴郁气息一扫而空,转眼就变得乐呵起来。
有些人更是为此打算大醉一场,听说醉仙楼那边都提前开门营业了。
云逸目睹此情此景,心想若是没能救活苏承乾,大夏多半会变成一个把苏青拖累致死的累赘。
而且还有覆天阁虎视眈眈,这里迟早有一天会落到他们手中,等到天柱尽数崩毁……人间处处都是战争,生灵涂炭,以命祭天。
所幸苏承乾作为大夏的定海神针,可以护佑此间安稳。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出在大炎王朝了。
之前秦定风入殿之前,曾对云逸说有要事相商,想必是鹿紫薇那边有了消息。
云逸盘算道,若是大夏、大炎都能朝局稳固,民间一片安详,这样一来就算天塌了,也未必是最坏的那种情况。
两人一路闲逛到献王府附近,刚好路过一处豆花摊。
有个人倒是让云逸出乎意料,那就是窦笠那位勤劳的娘亲,居然还在这里摆摊卖豆花。
一碗只赚一文钱,生活不可谓不艰苦。
可是云逸记得,自己将窦笠带去葬剑谷修行之前,曾来见过窦母,还留下了一笔钱,叮嘱她有事就去找献王府帮忙。
却不知她为何还要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
苏青对云逸在东安城的动向处处留意,自然也知道窦笠和他娘亲的事情。
她解释道:“妙锦与我说起过这位小娘,说她不要别人帮忙,钱财一律不收,房子也不肯要,依旧在这里卖着豆花。”
云逸笑道:“这是因为她无比相信自己的儿子,所以她不会欠下任何人情,以免将来儿子成了修行中人,却要被她这些俗世人情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