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收获,就是他的身体,很自然的就知道了入门阶段的“驭马投掷术”应该如何发力,如何在投掷的瞬间,将玄幽马和自身体内的力量尽数调动起来。
耿煊仔细想了想,愕然发现,好像,似乎,这就是自己对这项技能全部的需求了。
那些经验,领悟,心得之类的东西,他需要吗?
根本不需要啊!
他是这项技能的创造者,对于这项技能的核心,他最清楚不过。
一个字就可以总结。
快!
知道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是旁枝末节,可有可无。
至于如何锁定,如何瞄准,投掷的准确度等等,这不是这项技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掌握最好,掌握不了那也无所谓。
耿煊取了不少短枪投矛,策马来到蒋弘毅、洪铨等人正在进行大规模整编的校场附近。
不需要任何指示,玄幽马便在场中撒欢奔跑起来。
不时地,便见一道一闪即逝的乌光从耿煊手中脱手而出。
“嘭!”
“嘭!”
“嘭!”
每一道乌光射出,落在校场空地之上,就像是一枚手雷落地。
以投掷武器接触面为中心,周围地面,直接被砸出一个范围两三米,最深处可达数十公分的凹坑。
——为了试验“驭马投掷术”的威能,耿煊没有动用自己的修为,也没有使用宗师境没羽箭的投掷技术,就是单纯的以入门层次的“驭马投掷术”能力,将玄幽马的力量调用在双手之间,作为“发射”手中武器的动力源。
经过实际的尝试,耿煊还发现,在投掷出去的瞬间,有两种处理模式。
一种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凝聚的力量,将手中武器投掷出去。
这会使其具备更高的贯穿能力。
譬如那些被他掷出,深深没入地下的投矛。
而若是在投掷出去的瞬间,稍稍施加一个震颤之力,那在击中目标后,贯穿能力会减弱,变成范围性的震击伤害。
譬如那一个个被短枪投矛砸出来的凹坑。
对于一般的玄幽铁骑来说,这两种攻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足以致命的伤害。
熟悉了入门层次的技能之后,耿煊消耗六点红运,将这项技能提升到小成。
再次尝试。
很快,耿煊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这项技能从入门到小成,对他投掷出去的短枪威能,并无明显加成。
也就是说,短枪出手的初速度没有变化。
带来变化的地方,是投掷灵活度的提升。
对身体姿态,投掷方向的要求更加灵活随意。
也就是说,他出手的时机变多了。
就这样,耿煊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最后,当他消耗九十六点红运,将这“驭马投掷术”提升到圆满之后,投掷威能依旧没有明显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他可以在高速急行的玄幽马背上,选择任一时机,从任一方向,将手中武器威能丝毫不减的投掷出去。
侧手,正手,反手,背手——
正身,俯身,侧身,拧身——
自此,这项技能的优缺点,或者说特性,便已在耿煊面前展露无遗。
它的优点在于,只要入了门,掌握到了其用劲发力的技巧,就可以让人将胯下玄幽马的速度和力量“借”为己用。
让投掷武器,在脱手的瞬间,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
入门相较于更高层次,也就对出手的时机,出手的方向,以及出手之时的身体姿态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是它的优点,却同样也是它的缺点。
就像是一把手枪,出膛速度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会因为被菜鸟握着或者被高手握着,就有所不同。
出膛子弹的威力,同样也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菜鸟和高手就会有所差异。
菜鸟与高手的差异,只体现在准确度,时机选择等方面。
不过,耿煊仔细想了想,这与手枪还是有差别的。
玄幽马的性能,决定“驭马投掷术”的威力下限。
若是假设玄幽马的性能相差不大,所有人使用此术所能产生的杀伤力,也是差不多的。
而“驭马投掷术”的威力上限,其实是由“修炼者”+“玄幽马”这个组合一起决定的。
除了玄幽马,修炼者本人也是会参与其中的。
耿煊现在是为了验证这项技能本身的威能,将自己的能力都收敛了起来,若是他也全力出手,以他的修为和力量,投掷威能还会在现在的基础上上升好几个台阶。
“这门‘驭马投掷术’的威能下限,由玄幽马决定。
而玄幽马的速度和力量都是非常有保证的,只要骑手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
一旦掌握了这项能力,就像是小孩玩手枪,哪怕是炼皮,炼肉境界的骑手,同样可以投掷出威力恐怖的一矛。”
“原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