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窈走到桌前,提笔开始写信。
她自然是要给宣悦和宣舒写信,让她们不必将那些流言放在心上,不用给她们自己太多压力。
只要认真办事,好好办事,一切都自有她与陛下兜底。
谢窈写的内容并不多,其实这样的事大可不必她亲自写信。
但这次毕竟意义不同。
“陛下看看。”谢窈将信递给萧稷,“这么说可还行?”
萧稷看了,道:“字里行间尽是关心,我觉得甚好。”
两人对视,萧稷将信递给司南,命他送出去,“传信司北,务必护好两位宣大人。”
“是。”司南一声令下,立刻转身去安排。
信刚送走没多久,司南便又带着新消息入了宫,“陛下,娘娘,刚收到消息,宣太傅在联络故旧。”
谢窈道:“倒是比我预料的早些。”
这次宣悦宣舒站出来,担任副官之名前往原州赈灾,宣太傅全程都没表态。
显然是不理解女儿的做法,甚至还在生气。
但如今那些人一对宣悦宣舒动手,宣太傅终于还是很快忍不住了,这才刚两日就出来为两个女儿铺路了。
谢窈道:“随他,若是需要,也可以出手帮他。”
宣太傅气归气,但就这么两个女儿,如今还都在谢窈这条船上,宣太傅爱妻女如命,早晚都会妥协。
但如今的速度还是比谢窈预料的更快一些。
许是因为朝堂之上反对她的人都将视线放在了原州,放在了宣悦宣舒的身上。
所以京城这边倒是格外平静。
但谢窈却并没有为此感到开心,反而更担心原州那边的情况了些。
担心原州境内的赈灾不好施展开。
好在宣悦宣舒没有让她失望,很快谢窈和萧稷就收到原州传来的消息。
一切顺利。
半个月后,北疆使团抵京。
原本谢窈是将宣舒安排在鸿胪寺,便是负责接待他国使团等事。
但如今宣舒不在京中,自然有另外的人负责接待。
北疆使团中人的信息早已呈到了谢窈和萧稷面前,此次随使团前来的是北疆小公主——呼延玉。
入京当日,谢窈和萧稷并没有见呼延玉。
反而是将卫家大公子卫柘与卫三小姐卫婵传进了宫。
见面是在凤仪宫。
平素谢窈和萧稷处理政务都是在养心殿,今日除开公事,更多的是为私情,是以安排在了凤仪宫。
卫柘坐在轮椅上,卫婵亲自推轮椅,两人都穿着简单利落的黑色衣裳,以便利为主。
“卫柘、卫婵参见陛下,皇后殿下。”兄妹俩异口同声,同时行礼,态度都十分恭敬。
谢窈与卫婵关系极好,却还是第一次见卫柘。
兄妹俩的长相颇为相似,但比起卫婵的洒脱明媚,卫柘更显温润,断腿之事并没有影响他的性格,让他变得阴郁。
看的出来,他仍旧开朗积极的面对这个世界。
“不必多礼。”萧稷道:“今日不论君臣,表兄,阿婵,坐。”
“多谢陛下。”兄妹俩异口同声道,然后才坐下。
态度仍然十分恭敬。
不过很快,卫婵就找回了从前和谢窈相处的感觉,说话逐渐变得自在。
与谢窈提及了许多北境的趣事。
萧稷则是与卫柘聊天,主要问及卫柘这些年在北境的生活,以及北境如今的情况等。
聊完正事,谢窈和卫婵便私下叙旧。
卫婵道:“娘娘,这一路上我与那北疆小公主接触不少,她看着倒是单纯天真,不谙世事,但我总觉得……她未必如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害。”
“娘娘需得小心。”
“好。”谢窈点头。
卫婵又道:“娘娘,我听说宣悦和宣舒已经被娘娘安排,前往原州赈灾了?”
卫婵与宣悦关系一般,但宣舒在北境这大半年,两人的接触却是不少。
卫婵负责的是暗线,宣舒在北境做间谍,暗中传递的消息全由卫婵经手。
谢窈点头,瞧她一眼,“想去?”
卫婵嘿嘿一笑,道:“娘娘,我可是听说,原州那边并不安稳,正是我出手的好时机呢。”
她就是暗卫老大,去原州抓抓蓄意煽风点火的那些小虾米,正正好。
“反正我留在京城也做不了其他的事,不如娘娘就让我去吧。”京城这边,暗中的势力司南都监管着,也不需要她再出什么力。
谢窈不禁莞尔,瞧她,“真想去?”
卫婵一看有戏,眼睛瞬间变亮,忙不迭的点头,“想去想去!娘娘您就让我去吧。”
“不累?”卫婵刚从北境舟车劳顿的赶来,谢窈是真的担心她累。
但卫婵回答的坚定极了,“不累!”
有活儿干,还累什么?
“那我与陛下商量一下。”谢窈说。
卫婵一下笑了,“谢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