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教,不知尹剑仙是否在山上,圣上对尹剑仙也是仰慕已久,听闻尹剑仙对大宋百姓的善举更是心里钦佩,可否引荐一下?”
世人都知道,尹志平对外说的都是汉家百姓,绝口不提大宋。
可在贾似道的口中,就变成了大宋百姓。
其中心思,昭然若揭。
李志常微微一笑,暗道终于忍不住了。
要是两天前,可能就直接引荐了。
可现在,见不着咯。
“贾大人,巧了不是,师兄昨日偶有感悟,现在已经闭关修炼去了。”
李志常现在扯起谎来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张口就来。
郭靖面带羞愧,什么闭关?还不是因为自己搞的,想要解释,可黄蓉抓着他的手,时刻提醒他别说话,当哑巴。
贾似道作出惊讶状:“不愧是剑仙,果然天赋卓越,时时刻刻都有能提升实力。”
时时刻刻这四个字用得就很巧妙了,浅浅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李志常听得出来贾似道的不满,笑而不语。
“李掌教,其实圣上这次派我们来,还有一道旨意,圣上想请尹剑仙出任大宋国师,如此一来,尹剑仙所为,便是名正言顺。”
贾似道见丁大全全程装死,心里暗骂,可他也不得不开口了。
同时也提点李志常,尹志平的川蜀协定没有经过大宋朝廷的承认,名不正言不顺。
他越过朝廷私自与蒙古帝国签订契约,是大不忠。
只是圣上仁慈,不介意尹志平的冒犯,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就看你愿不愿意抓住了。
李志常眉梢微挑,眼眸一闪:还真是傲慢啊。
不说他们全真教现在在蒙古人的管辖之内,到底算不算宋人还两说。
就是他们认定自己是大宋子民,也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师兄曾言,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一切都是他的本分,圣上不必言谢。”
你想说大宋,我跟你扯天下,主动权在我。
“全真教乃江湖门派,门下弟子皆为江湖武夫,只知舞刀弄枪,不懂治国内政,便不涉朝堂了。”
李志常已经是明确拒绝了。
“这是尹剑仙的意思?”
丁大全终于还是没忍住,他觉得贾似道有点过于温和了。
“贾大人,这是全真教的意思,贫道作为全真代掌教,还是能做一做一个记名弟子的主的。”
这不是原来商量的说辞,本来是准备把事情全部推到尹志平身上的,反正他不稀罕,更不在意。
除了他自己和李莫愁,没人能左右他的意志。
不过李志常思虑再三,还是把全真教搬了出来,加大筹码。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全真教是因为尹志平才能辉煌,两者是绑在一起的。
于私而言,李志常也不想有什么事都让师兄站在最前面。
他也想告诉师兄,他们全真教会永远与他站在一起。
丁大全见李志常不理会自己,即使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是对着贾似道,心中气愤,面上却不动声色,微不可察地露出一丝冷笑,往后站了站,不再自讨没趣。
贾似道笑容不改,见李志常言辞凿凿,也就不再多言。
说白了就是尹志平不愿意,什么做主不做主的,别说你没有正式接任掌教之位,就是现在的掌教丘处机在此,也不见得能做尹志平的主。
哪怕那是尹志平的师父和救命恩人,恩同再造。
这可是天下第一,哪个门派家里有个天下第一不是捧着供着?
殊不知本来他们是可以见到尹志平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多此一举,刺激到了郭靖,引得李莫愁不快,这才失了机会。
李志常知道的时候都不得不感慨,能让师兄这么听话的,除了师父也就是师嫂了。
以后就算是惹师兄生气也不能惹师嫂生气。
“既然如此,那这国师之位?”
贾似道需要李志常的一句话,一句明确拒绝的话。
本来这句话该是尹志平来说,可既然尹志平不出面,李志常口口声声说能做主,那就由李志常来说。
“多谢圣上厚爱,国师之职太过重大,我全真弟子才德有限,担当不起。”
李志常也明白,没有这句话,贾似道没法回去交差,那便给他就是了。
“李掌教,多谢了。”
“贾大人,客气了。”
相视一笑,笑容俱都不达眼底。
两人心照不宣,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开始交流其他的东西。
第四天,贾似道和丁大全带着大部分人马下山,少部分人留在山上抄录道家典籍,做戏做全套。
抄完之后会带这样一起回去。
活死人墓
尹志平也没说错,小龙女的玉女心经已经差最后一步就要大成。
玉女心经是林朝英为打败王重阳而创,在内功上创新法,以旁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