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窑厂的技术员工资可高了呢。”
“我听说林书记给窑炉喂零食,还叫大伙给窑炉唱《东方红》,笑死人了。”
“可惜咱们现在忙着建房子,没空去看1队的笑话。”
“到时候咱们把房子建好了,再过去笑死他们。”
“就是,他们还真以为林书记能给他们发工钱呢,就纪家的家底,估计连买材料的钱都是借的。”
“到时候,让他们哭去。”
……
烧瓦片的时候,杨队长捧着烧裂的瓦片直叹气:“完犊子,这还能用吗?”
林染染接过瓦片,眼睛一亮:“这裂纹多艺术!到时候每家最外边用这个,肯定很气派!”
众人觉得林书记说得有道理,便把裂纹瓦片分门别类码好。
在林染染的带领下,1队的红砖烧得红彤彤,瓦片铺得整整齐齐。
“林书记好厉害啊!”
“就是,我就知道听林书记的准没错。”
“现在就差水泥了啊。”
……
“林书记,这水泥咋跟和泥浆似的,能盖房子?”大明端着一瓢水泥,愁眉苦脸。
林染染舀了勺水,往水泥里一泼:“水泥要‘喝水’才能长大,你这喂得比喂小鸡还抠搜。”
说着把大明手里的水泥搅得“咕嘟咕嘟”冒泡,“瞧见没?这就叫‘水泥交响乐’,节奏对了,盖出来的房子比城里的大楼还结实。”
大伙全都笑了。
有天夜里下暴雨,‘窑厂’的泥料被冲得乱七八糟。
大伙顶着雨抢救,林染染赶紧叫停:“停!都别忙活了!老天爷这是帮咱免费搅拌水泥呢!等雨停,咱直接收成果就行!”
雨停后,大家看着被雨水冲得均匀的泥料,忍不住竖起对她竖起大拇指。
夏知鸢在那边带着村民们挖土、夯墙,林染染则监督大伙施工,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还好几个娃很乖,她现在已经把他们培养成固定时间喂奶,尽量减少夜奶,后半夜他们都是一觉到天亮。
“林书记,我去别的村观察了,根据我的经验,今年我们村的茶果怕是比不过别村了,那咱们村申请的公路还能批下来吗?”
这天,杨队长忧心忡忡地对林染染说道。
林染染:“这个我有办法,幸福村不是有最优良的茶油品种吗?我们去跟他们弄枝条过来,然后我们搞嫁接。”
杨队长大惊,“嫁接是什么?”
“就是给茶树换个‘好脑袋’,把好品种的枝条接到咱们的茶树上,就能继承好品种的优点。”
对于她的话,杨队长自然是深信不疑。
于是,每家人留下一部分劳动力建房,一部分劳动力跟林染染去学习技术。
林染染亲自带着一队人马去幸福村讨要茶果树枝条。
幸福村之前因为出了夏铁柱事件,村长感觉挺对不起他们的,再加上林染染的名气很大,于是他答应了,林染染他们想要什么,他都让村民配合。
林染染也没有白拿他们的,她教幸福村的村民如何剪枝,让茶果的产量达到最大化。
另外她教自己的村民观察枝条的芽眼、木质部,让大家亲手挑选合适的嫁接枝条。
她也叫杨村长过来开会,让他动员那两队给茶果树搞嫁接。
但是杨村长觉得她纯属在胡闹,没有同意。
然后她便不强求了。
“笑死了,林书记又折腾1队了,她居然让他们去幸福村剪茶果树的枝条,她以为咱们的茶果是直接插地上就长出来的?”
“笑死了,一个外行人,以为能培养珍珠黄玉米种子就得意忘形了,那可是茶树啊。”
“1队的人迟早被她玩完,据说她教大伙烧制出来的瓦片全都是开裂的,那水泥稀得跟水似的,大雨来临的时候,她干脆就放弃了,让那些材料全都冲走了。”
“瞧瞧短短几天,我们已经盖好两个新房了,他们那边,连地基都没有打。”
“听说她要村民重新打地基,说我们以前的地基不稳。”
“瞎折腾。”
……
林染染在教室的黑板,用粉笔画出茶油树嫁接示意图,从砧木选择到包扎技巧,一一拆解讲解。
每天天还未亮,她就带着村民上山实操,边嫁接边纠正大家的手法,“切口要平滑,绑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直到所有人都能独立完成嫁接。
解决完品种问题,面对村民对调整种植密度的抵触,林染染意识到光靠示范还不够。
她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油知识小课堂”。
她在教室里摆上两盆盆栽茶树,一盆枝叶茂密却结果寥寥,一盆稀疏却果实饱满,让村民们直观感受光照和空间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她还拿出放大镜,带着大家观察不同密度下茶树叶片的气孔开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茶树也像咱们人一样,挤在一起透不过气,怎么能好好结果呢